现代快报讯 2 月 10 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据悉,本届新增包括 111 位美国工程院院士,和 22 位外籍院士。
在新当选的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毕业于中国高校的院士有 8 位。分别是美国西北大学曹简(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台湾大学蔡克銓(台湾大学校友),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 ( 南京工业大学校友),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南京大学校友),美国波音公司林钊信(成功大学校友),特拉华大学严玉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吉利德科学公司杨台莹(台湾大学校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张宏江(郑州大学校友)。
△美国国家工程院官网截图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其中还有两名是南京高校校友,即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刘斌和南工大的方岱宁。
南大校友刘斌当选
攻关有机纳米材料,为生物医学等领域开辟新方向
△刘斌
刘斌是南京大学化学系 1991 级本科生和 1995 级硕士研究生,之后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后和研究员,2005 年重返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6 年擢升为教授。因在有机纳米功能材料方面的贡献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理由为使有机电子材料进入水介质,开辟了生物医学、环境检测、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的新方向。
△刘斌本科入学照片(左)毕业照片(右)
据介绍,刘斌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研究与科技),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院系主任,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她还为十几份化学与材料学权威期刊担任编务顾问。2019 年以执行主编身份协助美国化学学会创办并编撰材料学旗舰刊物《美国化学学会材料通讯》。
刘斌为有机功能纳米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主要从事先进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及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并因其研究成果荣获多项奖励。她堪称有机纳米功能材料领域的翘楚,对高分子化学及有机材料在生物医药研究、环境监测暨能源配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贡献卓著。科睿维安推举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与材料科学领域中顶尖 1% 高引研究学者,刘斌均榜上有名。
△刘斌在实验中
刘斌发表过 450 篇科研论文,拥有 30 项专利权,当中 16 项已授权给美国、英国、亚洲等各大公司。2014 年,她联合创办了国大新设子公司 Luminicell,专为医疗与生物应用生产有机发光纳米粒子。刘斌近年来屡获奖项,包括 2008 年度新加坡国家科学与科技青年科学家奖、2011 年度欧莱雅女性科研奖、2015 年度 Materials in Society Lectureship、2016 年度新加坡总统科技奖、以及美国化学学会颁发的 2019 年度纳米科研领域领导者奖 。2021 年,刘斌获得了卡比勒青年研究员纳米科学和纳米医学奖,并被授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百年奖。
化学院冯骏材是刘斌在南大读书时的导师。他回忆,刘斌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完成的,刘斌的为人和对待学习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为人诚实、诚恳,对人总是和善微笑的,肯帮助人。不但实验操作认真,对研究任务总能提前作好准备,并作出合理安排,善于跟踪和分析在实验中的现象。"
冯骏材指出,在读研时刘斌就表现出对科学研究的渴望,以及不断追求和顽强探知的精神。所以读研期间共在国外有关有机期刊上先后发表了 6 篇有机论文。" 诚实好学、认真踏实、追求上进、团结同学这些特点可以说是她成功的必然条件。"
南工大校友方岱宁当选
研发的超高温测试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支撑航天等重点领域装备研制
△方岱宁
据介绍,方岱宁的入选理由是对极端条件下铁电 / 铁磁材料的力学和轻型多功能结构的贡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方岱宁本科和硕士阶段均就读于南京工业大学,分别在 1982 年和 1986 年获本科和硕士学位。1993 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1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应用力学学会主席,国科联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科协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大学名誉校长,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据介绍,方岱宁主要从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拓展了铁电 / 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先进材料与结构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研究成果在国际首颗增材制造卫星、国内首例轨道交通装备主承力异型复合材料悬浮架结构等高端装备结构中获得应用。
此外,方岱宁发展了先进材料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突破了系列热 / 力 / 氧耦合环境下材料性能测试技术,自主研制了一系列超高温测试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我国航天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的主要平台之一,支撑了航天返回舱、重点型号导弹等国防重大装备研制。
方岱宁先后担任国家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重大项目首席,负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重要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项,教育部 "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3 项、技术发明一等奖 2 项,并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周培源力学奖、徐芝纶力学一等奖,以及国际计算方法大会最高金质奖章等。已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 5 部,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0 多篇,连续七年获评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
链接:
新当选院士将在 10 月 2 日的年度会议上正式入选
据了解,美国工程院是工程学界的顶尖学术机构,是美国四大国家学术机构之一(其他三家分别为美国国家科学院 NAS、美国国家医学院 NAM 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以表彰入选者在工程研究、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新兴领域技术做出的开拓性工作和传统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开发实施工程教育方面的创新贡献。
据介绍,新当选的院士将在 2022 年 10 月 2 日 NAE 年度会议上正式入选。届时其院士总人数将达到 2388 人,国际院士成员数量为 310 人。
通讯员 刘广 胡佩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舒越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