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2-13
骄傲!冬奥会的这些剪纸作品来自贵州!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冬奥会的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在北京各地也在热热闹闹地开展各种与冬奥文化有关的活动。

在北京 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文化广场的展示区里,有来自咱们贵州的惊喜。

北京海淀冬奥文化广场占地 1 万平米,广场以 " 一起向未来 " 为主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冬奥文化活动。这里共有观众及舞台区、冬奥展览展示区、冬奥特许产品专卖区、志愿者服务区、冰雪体验区五大功能区域。

在冬奥展览展示区里的传统文化区展出了 26 幅与冬奥和冬残奥会相关的剪纸,而这些剪纸出自于被誉为中国体育剪纸第一人贵州乒乓球运动员邓容蓉老人之手。

记者看到,在一幅幅明亮的红纸上生动地展现了各个比赛项目,并配上了不同的雪景,每一片雪花都细致入微,看上去不但有创意而且还十分精致,同时还有我国一些著名的冬奥运动员的剪纸肖像,看起来栩栩如生。

出自贵州艺术家的剪纸除了让人赞叹,这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说起在冬奥会上参展的这些作品,邓蓉蓉老人依旧非常激动。她告诉记者,要说起这次与冬奥会的缘分,最早还得从她退休前开始说起。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我是一名老运动员,从事了一辈子的体育工作,我的项目是乒乓球。退休后每天怕每天无聊,然后就学了剪纸。

邓蓉蓉老人接触到剪纸后,简单的花、鸟作品她很快就能剪完,对于她来说,依然有些意犹未尽。

老人萌生出要把剪纸和乒乓球冠军结合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后,已经 73 的邓蓉蓉老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独自一人背上行囊,去到北京要圆梦。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我在北京待了三个月,到处找乒乓球世界冠军帮我提意见。

3 个月的时间内,老人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托了无数关系,终于找到了邱忠惠等 7 位冠军来为她的剪纸作品提意见,这让她大受鼓舞,接连出了两本剪纸作品集。

在这期间,仅仅是奥运人物剪纸她就剪了近 500 幅。直到 2015 年她知道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一个新的想法再次在她的心里萌生。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我每天都在想怎么做冬奥剪纸,我就想到把冬奥的 15 个分项和冬残奥的六个大项,分别用中国剪纸体现出来。我每一个剪纸下面都有一个不同的雪娃娃,就是因为习主席说冰雪运动从娃娃抓起,我才有了这些灵感。

在冬奥会即将召开之际,她将作品寄给了组委会准备参展,谁料却出了意外。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有天晚上十点多,工作人员说邓老师图标不行需要换,我说换来不及,换就要需要重新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搞体育的,我知道冬奥会的意义有多大。

正是了解到这一次冬奥会的特别意义,老人更想在国际舞台上留下来自贵州的作品。

可是,短短几天内要完成之前几年沉淀下的东西谈何容易?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我就第一时间在晚上 10 点多给廖老师打电话。其实我才见过廖老师两面,但是我很冒昧地找他,他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还笑着说这是没有报酬的。

剪纸艺术家 廖维成:我接到电话就想,冬奥会是国家举办的大型活动,我们作为老百姓,能做一点是一点,我帮邓大姐做了 13 幅。

回想起那段奋斗的时光,75 岁的廖老师与 78 岁的邓蓉蓉老人说,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怀。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早上 6 点起床,工作到晚上 12 点,有时候到一两点。一天跑复印店十七八次。

剪纸艺术家 廖维成:每幅作品长一米八,宽五十厘米,当时都需要重新刻。

当近 30 幅剪纸作品被送往北京组委会确定作品可以采用的那一刻,两位老人热泪盈眶!

剪纸艺术家 邓蓉蓉: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能够在我们国家举办冬奥会的时候,我能够做一点事情,我觉得还是很欣慰和骄傲

剪纸艺术家 廖维成:我们忙了这么久还算有收获,不遗憾。

尽管离北京千里之外,但两位老人用坚韧的品格剪出了奇迹,同时也在北京冬奥会这个国际舞台圆了梦。

我们相信,凭着这份对剪纸的执着和热爱,在他们的手中还会继续上演新的奇迹 ......

来源 百姓关注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冬奥会 北京 体育 冬残奥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