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2-14
2021年广州各区GDP“成绩单”出炉:天河黄埔南沙上新台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廖木兴 / 制图

2021 年广州各区 GDP" 成绩单 " 出炉:

近日,广州市各区陆续公布了 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 GDP)以及同比增速等年度经济运行数据。从 GDP 总量上看,天河、黄埔、越秀依然稳居全市前三,其中天河 GDP 总量首次突破 6000 亿元,黄埔区和南沙区也分别迈上 4000 亿元和 2000 亿元的台阶;从 GDP 增速上看,增城、南沙、海珠位居前列,其中增城是全市唯一增速超 10% 的城区,并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超越荔湾,在 GDP 排名榜上升一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看总量

三区总量上新台阶 增城排名上升一位

从 GDP 总量来看,天河(6012.20 亿元)、黄埔(4158.37 亿元)、越秀(3629.48 亿元)依然排名前三。其中,天河首次总量超过 6000 亿元,黄埔首次总量超过 4000 亿元。统计数据显示,天河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50.64 亿元,是全市唯一超 2000 亿元的城区,增长 15.1%,两年平均增长 3.2%。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领跑全市,增长 26.6%,两年平均增长 1.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 12.5%,两年平均增长 11.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 22.1%,两年平均增长 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长 20.0%,两年平均增长 8.9%,从细分行业看,人力资源服务增长 36.6%,支撑作用凸显,法律服务和广告业等主要细分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 18.9% 和 14.0%。

黄埔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8771 亿元,占全市 38.9%,规模以上工业对黄埔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同时,科技创新也是黄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黄埔区研发投入强度超 5.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广州首个研发投入强度破 5% 的区域。

此外,总量排名第七的南沙 GDP 总量也首次超过 2000 亿元,该区去年 9.6% 的 GDP 增速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二。2021 年,南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5.71 亿元、增长 28.2%,外贸进出口总值 2600 亿元、增长 14.7%。新设企业 8 万家、增长 65%。新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 26 个(累计 223 个)。累计培育上市公司 11 家。全年新引进产出超百亿元项目 13 个,集中签约开工竣工项目 238 个、总投资额超 7000 亿元。

与 2021 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排名相比,除了四五六名的番禺、白云和海珠三个区互有赶超之外,增城区从上半年 GDP 总量排名开始超越荔湾,全年 GDP 总量以 1266.66 亿元领先荔湾(1209.79 亿元),排名从第 10 名升至第 9 名。

看增速

四区增速超 9% 南沙今年预期增长超 10%

在此前的 2018 年和 2019 年,荔湾 GDP 总量对增城均保持 100 亿元左右的领先幅度,到 2020 年则领先 40 亿元左右,直至 2021 年增城完成 50 亿元左右幅度的反超,亦体现出增城 2021 年超过 10% 同比增速取得的成绩,增城也是广州十一个区中唯一一个 2021 年度 GDP 增速超 10% 的城区,成为名副其实的 " 增 " 城。

根据增城公布的统计信息,过去一年,增城区实现了经济增速和发展质量 " 双提升 " ——增城开发区核心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 855.52 亿元,增长 27.58%;引进优质产业项目 50 个,总投资 220.08 亿元。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273 家,增长 24.1%,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89 家,累计入库 583 家。

海珠区 2021 年度 GDP 同比增长 9.3%,位居全市第三,增速为 2014 年以来最高。从发展速度看,呈现 " 六高 " 增长态势,即占 GDP 比重超五成的六个行业实现 20% 以上的高速增长。

此外,番禺 2021 年 GDP 增速也达到 9.0%,两年平均增长 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41.85 亿元,同比增长 7.2%,两年平均增长 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964.43 亿元,同比增长 14.6%,两年平均增长 11.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647.63 亿元,同比增长 6.1%,两年平均增长 3.7%。

今年广州各区 GDP 预期增长值均高于或等于 2022 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值(5.5% 左右)。其中,南沙 GDP 预期增长 10% 以上,为全市最高;黄埔预期增速 7% 左右,为全市第二;白云、番禺预期增速为 6.5% 左右;越秀、海珠、天河、花都、增城预期增速为 6% 左右;荔湾预期增速 5.5%,力争达到 6% 以上;从化预期增速 5.5% 左右。

看现象

黄埔南沙强强联手 将成打破行政区划束缚一大探索

黄埔和南沙在 1 月底签署关于推动双区协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共同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轴、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打造广州国际科技金融中心、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共同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地、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共同打造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开放标杆、共同打造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共同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型发展平台等 9 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黄埔与南沙在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推进互通互联,可以说是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的一大探索。彭澎认为,整个广州的产业结构和布局都应该全市一盘棋,一定程度上淡化行政区竞争,毕竟各区的面积、用地性质规模、功能定位都不一样。某种意义上,黄埔与南沙,以及增城、花都在产业发展上是有一些交叉重叠。黄埔与南沙坐镇广州珠江口东西岸,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广州在大湾区的龙头引擎作用。九大共同合作领域强化协调、淡化竞争,一起成为广州引领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双箭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专家点评

前年 2.2% 去年 3.5% 从化掉队了吗?

新快报记者梳理增速数据发现,广州大部分区的 GDP 增速与 2020 年同期相比都有大幅度提高,只有南沙和从化除外。其中南沙区 2020 年增速 7.1%,2021 年增速 9.6%,虽然提高幅度不大但十分亮眼。从化区 2020 年增速为 2.2%,2021 年则为 3.5%。彭澎分析,广州各区去年 GDP 取得较高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复苏、外贸大幅反弹、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而从化在这三方面都弱于其他区,所以提速并不明显。

"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 今年首次在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制造业立市 " 更是在报告中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以及 2022 年工作安排中均占据重要位置。彭澎表示,广州曾经在 2008 年对产业结构调整有过反思,后来金融危机使广州重新认识到制造业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此后就一直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培育。首提 " 制造业立市 " 是这十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也是广佛同城化中对佛山一直坚持 " 制造业立市 " 的借鉴。

在此背景下,目前增速偏慢的从化区如何作为?彭澎介绍,相对来说从化发展制造业的空间不大,他建议一是要集约用好鳌头、太平、明珠等工业园区的制造业用地,二是要充分发挥新广从路在高科技新兴产业轴线聚集作用上做更大努力。总之,要在坚持生态红线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关标签

gdp 广州 gdp总量 成绩单 增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