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尖山街道按照全区乡村振兴 " 五型 " 村居打造要求,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条件及基础,着力打造观音山 " 工矿型 " 村居示范点,将观音山社区打造成产城融合、绿色宜居、智慧治理的创新区和品质区,让这个老旧工矿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改造后的观音山社区一角。张浩 摄
观音山社区是六盘水 " 三线 " 建设时期水城钢铁公司铁矿石的重要产区,社区的历史可追溯到 1965 年,鞍钢 1000 多人的 " 三线 " 援建队陆续进驻观音山矿区,开始矿区前期勘探和建设。高峰时期,有三万余人在这里居住、工作。然而,随着资源枯竭,昔日热闹的矿区逐渐萧条,人变少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差。
" 原来我们住在这里的时候,小区环境不太好,房屋、栏杆这些全部都不太好,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 观音山社区桃李源小区居民姜洪莲说。
去年 7 月份,冷清了许久的观音山社区又再次热闹起来。观音山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始实施,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让观音山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原来这里都是草坡,无从下脚,现在改造好,走路也舒适舒服,路灯都安装好,又亮,厕所修好了,又方便。天晴的时候,老人们都可以在院坝里坐着吹吹牛,很舒适的感觉。" 观音山社区居民熊思祥高兴地说道。
生活环境改善了,更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观音山社区以建设 " 工矿型 " 村居为契机,依托辖区内的菱铁焙烧厂、观音山矿业分公司等企业,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效促进辖区群众增收致富。
改造后的观音山社区回字楼 。张浩 摄
观音山社区联企联村党委副书记吴远鹏说:" 我们共输送劳动力 1269 人,本地的大约在 500 人左右,县外、省内、外省共 600 多人,基本达到每户一就业。"
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也为做好下一步社区管护提供资金保障,观音山社区积极梳理矿区闲置资产,引进相关企业进驻,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全面创收。
原尖山公社办公用房已经闲置多年,现如今正在进行改造。待改造完成,这里将成为一家集餐饮和民宿于一体的农家乐。其中,社区以原尖山公社办公用房入股农家乐占股 12%,每年可从农家乐收益中按入股比例获得分红,同时,农家乐用工也将优先考虑当地居民。
农家乐管理人员吴洪斌告诉记者," 我们在这里开一个农家乐和民宿,就是让大家来吃农家菜,体验农家生活,通过我们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的就业,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尖山街道党工委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组建联企联村 " 大党委 "。" 大党委 " 由观音山社区党总支、离退休党支部、菱铁焙烧厂党支部、观音山矿业分公司党支部 4 个党组织联合组建而成。" 大党委 " 的创建,让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进一步优化,工作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了过去 " 矿区不愿管 "、" 社区不便管 " 的难题,实现了社区治理共管共治共享,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观音山社区联企联村党委正在组织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张浩 摄
" 下一步,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比如观摩、院坝会、座谈会,组织辖区居民分期分批的召开座谈会,让大家提高意识,共同把‘工矿型’社区推深做实,让各项工作都有序有效的开展,让我们观音山社区能够成为一个宜居、宜乐、宜游的新家园以及新型社区。" 观音山社区联企联村党委副书记吴远鹏说。
来源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周欢 / 统筹 高松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