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为 杨嘉安 ZAKER 哈尔滨 石晶
近几年,可为患者提供数天到数月心肺功能支持的 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逐渐被大众熟知。据悉,这项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重症医学领域顶级急救技术,代表着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ECMO 技术被誉为救命 " 神器 ",也是终末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最后的希望。世界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的数据显示,成人 ECMO 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到一半。
近日,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运用流程化、规范化的 ECMO 技术,紧急救治 6 名危重患者,覆盖 " 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 " 等多病种导致的重度 ARDS 和休克,并通过后续精准化、个体化的原发病治疗,其中 4 名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成功脱离 ECMO,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
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主任王怀泉(右 1)查房中
12 岁男孩爆发性心肌炎
ECMO 成为唯一希望
1 月 27 日晚,12 岁的小明(化名)经历了一次 " 生死考验 "。据家属介绍,小明入院 4 天前开始出现下肢水肿,全身无力,一开始家人以为只是一次 " 小感冒 " 并没有在意,没想到情况越来越重,家人赶忙将他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小明出现胸闷、气促加重,心悸的情况,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呼吸窘迫的情况,家人赶忙将他送到哈医大二院急诊科,儿内接诊医生考虑到患者可能是 " 暴发性心肌炎 ",建议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主任王怀泉回忆道," 这个孩子到重症医学科时,血压只有 70/40 毫米汞柱,心率 190-200 次 / 分,心电监测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综合考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一系列加强监护治疗措施,但病情无好转,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基于患者的病情,建议尝试 ECMO 治疗。" 就在医生与患者家属简短扼要交代病情的过程中,小明的恶性心律失常情况持续恶化,值班医生刘文华主任医师为其实施两次电复律,仍起不到明显效果。床旁心脏超声显示小明的心脏处于蠕动状态,生命危在旦夕。小明的家属再三考虑,决定放手一搏,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 ECMO 治疗。
连夜从家赶到医院的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 ECMO 小组成员郑俊波副主任医师、贾柳副主任医师迅速开展操作。经过一番仔细探查和精细操作,ECMO 小组成员成功完成股动静脉及股动脉远端灌注管的置管过程,使 VA-ECMO 得以迅速顺利运转。随着 ECMO 机器运转及前期呼吸机帮助下,小明重新恢复正常的呼吸、心率和血压。
重症医学科 ECMO 小组为患者紧急施救
在精准地 ECMO 流量优化和容量管理及针对原发病的药物治疗,第二天小明的病情渐趋平稳,恢复自主意识,并向悉心照顾他的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医护人员们竖起了大拇指,在场医护人员无不动容,纷纷给他加油打气。经过 4 天医护人员的精细治疗及护理,小明成功脱离呼吸机,继续进行清醒 ECMO 支持治疗。ECMO 辅助第 6 天,小明的心功能及其他临床监测达到撤机标准,患者成功撤离 ECMO,病情稳定后转入儿内科进行后续治疗。
67 岁老人呼吸衰竭危在旦夕
ECMO 技术 " 重启 " 生命
2 月 8 日,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写这封信的人是一个多月前在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接受 ECMO 治疗后成功康复出院的 67 岁患者张大爷(化名)的儿子。据悉,张大爷入院时双侧肺部可以用 " 糟糕 " 两个字来形容,双肺肺脓肿、脓胸、气胸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这几种病中任一种都会危及这名 67 岁老人的生命。
专家介绍,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至少在 90% 以上,才能维持基本氧供,可张大爷发病当时不到 60%,氧合指数也极低,这样危重的病情相当于在死亡线上徘徊。经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紧急处理,其血氧饱和度依然极低。更有效地进行如果不及时有效进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患者的肺脏功能恢复必然受到影响。经过与家属沟通,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 ECMO 治疗。
进行 ECMO 辅助 20 天成功撤机,呼吸机辅助 51 天撤离,生命体征稳定,转回当地进一步康复治疗,张大爷目前居家生活状态良好。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