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艺术家感知山脉、峡谷、荒野、河流,以出走的姿态回归自然体验并进行创作——正在华侨城创意园美成空间举行的展览 " 远景 " 由王澈策展,呈现了郭海强、李勇政、马文婷、苏阳以及赵洋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将持续至 2 月 28 日。
在旅行中," 远景 " 是一种常用的观看方法,置身于一片开阔地眺望远处的风景时,所有纷繁杂乱的思绪就会淹没在这统一性的平静感觉之中。
走入 " 远景 " 展厅的第一个狭长空间,首先与视线相交汇的是最尽处墙面上一张大尺寸照片——在白雪纷飞的季节,一辆停靠在山路旁的自行车,后座旁放置着画架,这辆自行车便是郭海强进行绘画创作的第一人称视角。其他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将自然景观以一种绝对的主体形式呈现,将彼时空间延伸至画布到达两侧墙壁,如,从层层堆叠的颜料中以生长姿态刺出的树枝,浮出画框的云层以及山峦等。
进入第二个展厅,马文婷和赵洋的作品共同出现在此。马文婷将她《去荒野》系列的路径不断延伸,远景是蓝图却不是终点。她在宏观的建构下有意地收集范本,探寻艺术创作如何走向荒野与跳脱出固有生存模式。赵洋的作品《踢心的人》具有超现实和戏剧性,跨时空的图形和荒诞的形象虚构在同一画面里,看起来像是讲述着什么,却又有意地打破着叙述。
第三个展厅的作品《宴请》系列由一部短片、一张合影、一个明信片以及几张绘画组成,反映了艺术家李勇政在疫情期间,从中国南方出发去到边境,请当地少数民族在荒漠峡谷中共进晚餐的画面。
最后一个展厅以苏阳的影像、绘画及文字作为结尾。苏阳主要以黄河中上游地域中人与土地博弈生长出的声音和故事作为长期创作的基础。绘画 《黑头》中的主人公是秦腔中的包公,抽象的画面混杂着黄土高地的泥土气息,情绪充沛的笔触中隐约可辨花脸包拯,反映了苏阳对于传统曲艺秦腔的热爱。
深圳晚报记者 王秋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