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2-14
深晚荐书|1921年,才有汕头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做为土生土长的汕头人,我竟不知道汕头市是 1921 年才建立,之前在行政建制上它隶属澄海县,是澄海县蓬州都底下的一个小渔村。现在倒了过来,澄海成了汕头市所辖的一个区,叫澄海区。而汕头建市至今,也有百年的历史了。

有一本《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为三联书店所刊行,对汕头的发展历程做了一番梳理。

汕头位于韩江三角洲西南角的顶端,康熙年间清政府在此建炮台,商船多依炮台停泊,于是汕头成了一个港口。

开海界以后,来往于潮州和暹罗之间的帆船络绎不绝,汕头港便日趋繁荣,成为广东东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据资料显示,1857 年(咸丰七年),英国怡和洋行大班约瑟夫 · 渣甸写信给英国对华大使额尔金,介绍汕头的进出口情况。他说,作为广东沿海北部最好的港口,汕头港是已经通商的五口之外常有沿海船只活动的唯一口岸,是一个未经条约承认的非常重要的港口。

渣甸提到潮汕出口的大宗商品蔗糖。实际上,更加吸引外国商人前来的是鸦片贸易。19 世纪初,装载鸦片的外国商船就在汕头的南澳岛登陆。1853 年茶叶海运开禁后,外国商人在汕头港口也可以买到茶叶。

信息的传播,让汕头港开始受到注目。1858 年恩格斯在著作中提到汕头:" 在目前情况下,对华贸易,除鸦片和若干数量的东印度棉花外,只能仍以中国商品即茶叶和丝的出口为主 …… 在南京条约订立以后,开放五个口岸的作用是使广州的一部分贸易转移到上海,其他的口岸几乎根本没有什么贸易,而汕头这个唯一有点重要作用的,却并不属于那五个开放的口岸。" 该文旨在批判帝国主义战争,因提及汕头,汕头在国际上广为人知。

《潮汕简史》书中写道,这个信息传播的效果,使汕头在帝国主义的枪炮声中开放,成为潮州的对外门户。在 1858 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新增的通商口岸里边有潮州。

1860 年,即咸丰十年,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在汕头开埠互市。汕头设立由外籍税务司管辖的潮海关,先行与美国开市。美国向汕头派任领事,在妈屿设立领事馆。6 月,英国也委派外交官到汕头当领事。

鸦片战争之后,鸦片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与相邻的开放港口相比,汕头所征收的鸦片进口厘金税税率很低,遂成为鸦片的进口大港。潮汕商人因为鸦片发财,在中国很多地方留下了坏的名声。

开埠后汕头出口外国的还有茶叶、柑橘、墨鱼和锡箔。境外输往国内市场的除了鸦片,还有白细布、蓝靛、夏布和麻制品、土纸和熟烟叶。

海外贸易的发达,以及侨批汇兑,使大量外国银币输入汕头。汕头商人创立了一种称为 " 七兑银 "(或通用银)的通货单位,这是为了应付繁杂币制的一种金融创制。这种不能兑现的票据的流行,反映了潮汕商人的认同一致性,也标示了潮汕商帮的成熟。

随后,潮汕地区的现代工业和交通通讯也开始出现。

潮汕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民资民营的铁路,于 1906 年 11 月通车,全线长 24 公里,设六座车站。每天在汕头和潮州两个终点站之间对开三趟。由于铁路的运费是水路运费的两倍,在当时,铁路在货运方面无法与水路运输竞争。

汕头的城市交通也随之发展起来,1906 年,汕头市修筑了一条马路到火车站,连接刚开通的潮汕铁路。1907 年由外国捐款而建并管理的崎碌路进行了大修,并在 1910 年安装了电灯。

邮电通讯方面,1897 年汕头潮海关设立第一家邮政局。其后,1911 年全地区共有分支 144 个。有线电报也自 1884 年开通到汕头。

与此同时,新式学堂大批出现。

其后,中医中药、西医疗治都应运出现。到潮汕传道的传教士,在本地办起了医院,用西医诊治病患,基层卫生观念也随之建立。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东南亚移民人数迅速增加。1860 年至 1949 年,经过汕头口岸移民港澳和东南亚的人数,共 140 万左右,这从某种意义上也促成了海外潮人社会的生成。

大量汇款流入本地,商人和外侨在家乡地位随之上升。

1921 年,汕头在行政建制上脱离澄海县,设立市政厅,始建汕头市。

1922 年,汕头市 96 个商业行当共有近 3500 个商号,总资本额达到大洋 5768 万圆,这一年的年贸易额达到大洋 6 亿多万圆。

1926 年汕头市区重新规划改造,按照当时欧美现代城市的做法制订,以旧市场为中心,把原来一部分商业街拓宽成马路。此时的汕头,人流熙攘的酒楼、戏园,路边有阅报亭,街道两旁林立高楼大厦,街上的马车汽车来来往往,城里有公园、跑马场,家中有电灯、电话机,现代化的气息显示了汕头商业城市和消费城市的品格。很多著名的老建筑,如南生百货公司和中山纪念亭,都在这一时期由潮汕的华侨商人投资建成,至今它们也是汕头市的地标。

应该说,到 1939 年日本军攻陷汕头之前,有赖于大量侨资的输入,汕头市在商业和外贸方面表现出色。市场繁荣,财富增长,都市化的面貌迅速改变。

此后,汕头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同步。

1980 年后,在全球化进程和文化多元观念影响下,潮汕人重拾商贸传统,重新将原乡和移居地的社会生活系联一体。这时的潮汕侨乡,已不再以地理学意义上的潮汕为中心,侨乡成了网络本身。在这个网络中,海外潮人更加自觉地践行文化回潮的行动,同时又催动侨乡文化的全球化。

这是黄挺老师笔下的潮汕简史。有了这个清晰的脉络,重新认识和理解做为侨乡的汕头,以及至今被视为发展中略显保守的汕头,都有大的帮助。

《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

黄挺著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017 年刊行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标签

汕头 潮汕 潮州 英国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