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侧身挤进北京二环的一条胡同,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红漆门,眼前的景象一定会让你发出 " 哇 " 的一声惊叹—— 30 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存放了 5000 多件奥运藏品:1936 年柏林奥运会的火炬、指甲盖大小的徽章、与人一般高的福娃欢欢 ……
" 顶流网红 " 冰墩墩在这里有上千个。今年 36 岁的张文全就是这里的主人,他笑称自己是 " 墩王 "。" 可能除了工厂和商店,我这里的‘冰墩墩’是全国最多的。"
△张文全和他收藏的冰墩墩
奥运吉祥物收藏情结
张文全的微信昵称是 " 奥运小王子 ",这不光昭示着他的身份——奥运纪念品收藏者,也暗示着他与奥运的故事。2008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他是一名赛场志愿者;今年,他是一名城市志愿者。
坐拥这么多冰墩墩,他并非心血来潮,2019 年 9 月冰墩墩形象正式亮相,张文全就心动了。" 我当时看到这个形象就觉得很可爱,没想那么多,慢慢就开始收集了。" 三年多来,他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 70 多个版本的冰墩墩。" 这是太空版,这是盲盒系列,这是运动项目款 ……" 说起这些冰墩墩,张文全如数家珍。
△张文全的冰墩墩
而他的奥运吉祥物收藏情结,要更早一些。2000 年悉尼奥运会,那一年,他还是一名初中生,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拼搏的英姿,让他对体育比赛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觉得他们特别酷!" 于是他便开始零零散散地买了一些奥运吉祥物、特许商品。但那时,他只有一些零花钱," 我妈一直很支持我。" 到了 2008 年,他报名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在五棵松棒球场服务的十几天,让他深深爱上了奥运。
南京青奥吉祥物砳砳也是他的珍藏
张文全不仅收藏奥运纪念品,也积极推广奥运。本届冬奥会,张文全报名成为一名城市志愿者。在《一起向未来》的 MV 里,也有张文全的身影。" 冬奥会期间,我也在中国科技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以及一些城市志愿者的站点办了展览。现在有一个我喜欢的限量版冰墩墩就被借出去展览了。"
△张文全收藏的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 砳砳 "
除了北京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吉祥物,张文全还收藏了全球各地奥运会的纪念品。2014 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砳砳,也是他的珍藏。为了不让砳砳的脚被蹭脏,他还给砳砳穿了 " 鞋套 "。
" 当年有些人觉得它长得呆,但我一直觉得它很萌、很可爱啊!颜色特别明快,环状的条纹还让我联想到奥运五环。" 张文全介绍,砳砳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南京特产雨花石,他很喜欢这种卡通风格的设计。
给 " 义墩墩 " 送冰墩墩
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岗义堂,因报道北京冬奥会期间十分喜爱吉祥物冰墩墩,被网友戏称为 " 义墩墩 "。
在张文全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和我一样眼睛里,对冰墩墩全是爱的人了!" 这是他看到日本记者 " 义墩墩 " 后的第一感受。在北京虎年初雪之日,张文全在鸟巢外,隔着围栏,送给义墩墩一个太空限量版的冰墩墩。" 这是限量版,我只有 3 个,而且太空版是我最喜欢的,有一种向未来的感觉。我送给他,是因为他对冰墩墩是真爱。"
其实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张文全收藏奥运纪念品的举动。" 周围的人就觉得我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占地方还浪费钱。" 张文全并没有过多解释,但在收藏过程中他慢慢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一样热爱收藏纪念品的人,也坚定了他继续收藏下去的决心。有时,他们还会互换纪念品," 除了竞赛之外,体育、奥运都传递出一种快乐的情绪,而吉祥物就是这样的一个象征。我看到它们就很快乐。"
想带着冰墩墩去看闭幕式
如今,冰墩墩 " 一墩难求 "。曾经那些不能理解他收藏爱好的人,态度发生了转变,转而来找他买冰墩墩,大多数都被他婉拒。张文全说,他不想因为如今冰墩墩成为了顶流去赚钱、炒作," 我收藏是因为我爱它,不是因为想要赚钱。" 除了将这份快乐传递出去,张文全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 希望有一天能办一个真正的奥运博物馆,而不是在胡同里,让大家像我一个爱上奥林匹克精神。"
作为 " 双奥之城 " 北京的市民,张文全切身感受到了奥运给城市带来的变化。" 不光是城市硬件提升,环境越来越好,城市的人文气质也受到奥运的影响。" 他发现,身边爱体育、坚持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近两年冰雪运动风靡。在他印象中,过去北京人只有冬季在什刹海溜冰,如今各种冰雪场馆遍布全城,特别是孩子们都爱溜冰、滑雪。
张文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 月 20 号,北京冬奥会闭幕,他要去看闭幕式。" 如果可以的话,我要带着这个太空版的冰墩墩一起去。"
现代快报 + 特派记者 张瑾 是钟寅 钱念秋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