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2-17
深晚报道 | 中山七院专家提醒市民:临近雨水季节 别忘科学预防登革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17 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提醒市民,广东临近雨水季节,气温回升较快,建议市民在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也要注意登革热等季节性传染病,牢记 " 齐动手,搞卫生;灭蚊虫,防登革 ",做好 " 自扫门前雪,永保庭院洁 "" 翻盆倒罐清积水,消灭蚊虫防叮咬 "。

据介绍,登革热(俗称 " 断骨热 ")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 " 花斑蚊 ")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患病早些时候和发热时期,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称为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经过蚊虫叮咬感染病毒后,通常经过 1 至 14 天得病。登革热常见的症状首先是发热,很快就高热。一般发热时间为一个星期内,但是发热退了之后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出血、休克、脑膜脑炎等。发热的同时,还有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等全身症状,骨痛厉害像似断骨或碎骨一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严重者周身无力。有的还有消化道症状,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型登革热者出现脑膜脑炎表现、大出血、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抗登革热病毒的治疗方法。暂时还没有登革热疫苗,市民的重点预防措施就是防蚊灭蚊。

据了解,中山七院 2018 年曾收治并确诊 1 例登革热病人。中山七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提醒,市民要共同参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积极落实以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蚊灭蚊措施,及时清理各类积水、垃圾以及卫生死角,科学开展灭蚊工作,群防群治,切实降低蚊媒密度。

另外,专家建议大家不要去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注意防蚊,不被叮咬,就不会得此病。在夏季,如被蚊虫叮咬过,一旦出现发烧,感觉全身疼痛和无力,建议尽快先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筛查,同时转至感染性疾病科确诊,明确发烧的原因,以排除登革热。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陈友鹏

相关标签

感染性疾病 发烧 中山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