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 月 18 日,海珠区举办都市工业重点项目启动暨珠江科技创新园开工仪式。活动现场,瀚德科技、美尚股份、鼎汉交通等一批都市工业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启动,元知科技、合创汽车等一批优质企业也作为首批意向落户园区在现场进行集中签约。据悉,这是海珠区 2022 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系列活动的首场大秀,都市工业项目集中启动、意向企业集中签约,珠江科创园作为海珠最大都市工业园区全面按下建设 " 加速键 ",打响了海珠区在产业发展上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的 " 头响炮 "。
深耕三大主导产业,率先开建中心城区最大都市工业园
珠江科创园地位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片区,是目前海珠区最大规模的现代都市工业产业园区,地上建面约 50 万平方米。项目秉承 " 以城带产、以产促城 " 的目标,规划企业总部加速区、苗圃孵化区、服务配套区,以生态、生产、生活 " 三生统一 " 模式参与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助力完善海珠区智能创新生态圈。
园区将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以 AI 算力算法为领先特色的城市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助力海珠区构建以战略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今年会有 8 栋楼在年底封顶,预计 2023 年 10 月份会正式开园," 珠江科技创新园助理总经理潘红平表示," 相信未来(园区)带来的工业产值将会超百亿。"
一直以来,工业对海珠区经济稳步发展都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十三五 " 期间,全区工业 GDP 占比排名靠前,是全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区制造业总税收超 70 亿元,各行业贡献排名第五,对经济贡献实现有力拉动;2021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680.38 亿元,同比增长 21.1%,排名全市第 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20.9%,排名全市第 2;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 1.0 个百分点,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实现 " 十四五 " 良好开局。
十四五:加快实施 " 十百千亿工程 ",推动工业回归
" 十四五 " 期间,海珠区将实施都市工业 " 十百千亿 " 工程,加速推进都市工业发展,力争新增 10 个都市工业园区,释放超 100 万平方米优质载体,都市工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一是大力发展能源供应产业。充分依托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总部集聚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能源供应类总部落地。近 4 年来新引进了 6 家规上能源企业,新奥能源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拉动产值提升的新增长点,同时紧扣电力资源总体紧张背景下清洁能源市场需求放大的发展机遇,支持企业全力做大附加值较高的市场开拓类售气业务。
二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结合中医强省建设战略背景,进一步培育壮大区内药企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升现有生物制药企业新活力,引导区内制造业企业 2022 年计划投入 1.62 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天心制药即将投入的多规格高质粉针制剂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将使得企业粉针制剂年产能达 1.25 亿瓶;同时在医疗器械、医疗检测、试剂耗材等细分领域海珠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扶持力度,探索培育生命科学企业集聚区。
三是大力发展时尚纺织产业。依托致景科技等纺织产业平台,探索设立数字化赋能实体工厂,推动传统纺织制造与现代时尚发布结合,打造纺织服装制造产业示范集群;结合区内大批知名服装设计师的基础优势,探索企业化、品牌化设计运营新模式,瞄准高端服饰制造,突出高端面料、前沿设计、定制生产的发展模式。如例外服饰从前期专注于研发设计和流通销售,不断向产业链前端拓展,从高端面料采购入手,注重服装高端制造,依托自身在高端服饰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市场硬口碑,实现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美妆产业。随着海珠区美妆品牌逸仙电商完美日记、美尚集团珂拉琪等在互联网消费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海珠区积极沿链挖潜,探索完善工业产业路径。引导企业通过设立小试终试场地、自建实验室等方式,落实落地工业生产环节,实现全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如国货美妆企业代表美尚集团,采用远程加工模式在海珠区导入明星品牌的研发生产项目;五月美妆基于在美妆消费领域全网超过 2 亿粉丝的流量优势,从直播平台运营延伸到自主美妆品牌 storymix 打造,实现了美妆行业全产业链条的完善升级。
五是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与装备制造产业。伴随琶洲试验区发展日趋成熟,在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强大赋能下,海珠区将提前谋划,积极推进智能终端与信息消费、大数据的紧密结合,加快对拥有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VR/AR 、新材料等关键技术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制造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线上 " 数字经济 " 与线下 " 智能制造 " 双引擎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海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