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情雨 记者 李楠)目前,北京冬奥会正在举行。远在 1000 多公里之外,为赛事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 " 信大气象 "),一群人正紧紧盯着屏幕上闪动的数据。
精准化!能预测未来 24 小时场馆周边区域任意位置的气象条件
走进信大气象研究院,控制中心偌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冬奥会场馆的气象信息。信大气象研究院技术总监王晖不断切换着 10 米 / 秒风、湿度、降水量等,每一刻屏幕上动态线条,都表示着实时气象情况。
据悉,冬季运动对环境监测敏感度远超夏季运动,同时,北京自身的气候特点——大陆性冬季风气侯,也会给冬奥会环境监测服务额外增加难度。精确掌握赛道的风力、风速、空气质量、环境气象条件等,对比赛的正常展开尤为重要。
冬奥会比赛的精细化气象条件预测不仅是运动员关注的焦点,也是赛事组委会关注的重点。若空气质量显著下降,赛事将面临能见度降低、观赏性下降及运动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7 个月前,我们就开始针对北京冬奥会环境监测需求,开展多轮论证工作。去年 12 月,我们最终采用三条线并行方式展开相应的平台研发工作。" 王晖说。
气象模式与 IT 应用平台同步开发,协调系统运行所需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在 150 余个计算节点上实现了系统运行。目前,张家口、延庆等复杂地形环境下,地形分辨率均可达到百米级别,系统可逐小时滚动更新同化各类大气探测信息,精准预测未来 24 小时场馆周边区域任意位置的气象条件,为空气质量预报以及其它环保信息系统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条件输入信息。
实时化!千里之外能同步北京冬奥会场的大气环境情况
据介绍,2021 年 12 月,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能够由地处南京的信大气象实时同步至冬奥现场,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支持下,信大气象自主研发的冬奥会精细化气象条件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王晖介绍,该平台是一套针对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精准预测和高效防控的服务系统,利用了气象大数据、云计算、数值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和三维可视化技术,保障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预测。
" 该项目是环境监测总站及北京、河北环境监测中心的大气保障团队,每天利用该系统分析未来 3 天空气质量预测所关注的各类气象条件,其分析结果会参加每天的会商。" 王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研究院先后组织了精细化气象模式研发、IT 大数据应用平台开发和高性能计算资源协同三只团队共计 20 人参与研发和保障。
此外,信大气象研究院把这套服务系统搭建在了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云上,使得数据实现同步协调。信大气象的技术人员就利用此平台,在屏幕前 " 指点风云 "。在开幕式前,为保证空气质量,信大气象的技术人员需要观测环境指标数据,找到大气污染堆积交汇处,随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