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2-20
知道古人怎么运动的吗?这幅《仕女图》现唐代“女足”盛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马球图局部(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体育与美术都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体育是人类体质与力量的完善与展现,体现了力量之美;美术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表达,以情感的力量动人心魄。无论是原始岩画中的狩猎、舞蹈图像 , 还是出土的汉代健身陶俑及画像石中的蹴鞠、乐舞百戏图 , 或是后来唐人绘画中的打马球图等等 , 都是当时人们运动形象的再现,也是体育与美术互相融合的历史体现。学者张霞认为,艺术从形式上 " 模仿 " 了体育运动的力量之美。

■铜蹴鞠图案印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壁画《马球图》是 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记录

收藏周刊记者通过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检索了解到,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藏有一枚《铜蹴鞠图案印》,该印有两面,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对面站立,各用足面颠球进行比赛。另一面为百戏图案,但形象较粗略,大约为伞下两人相背而坐。所谓 " 蹴 ",指的是用脚踢或颠动物品,而 " 鞠 " 则指有填充物的皮球。蹴鞠作为我国古老的足球运动屡见于历代史籍。击剑、射猎、赛马、蹴鞠在汉代皆为主要运动项目,极具竞争性。而这枚印,正是西汉时期,该项运动的标志性文物。

在唐代开展的众多体育项目中,马球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项目。马球,就是骑在马上挥杖击球,唐代叫 " 击鞠 " 也叫 " 打球 "。如果说唐诗是唐代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唐代马球则是唐代体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体育项目。

唐代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绘有一幅珍贵文物——《马球图》,描绘了 20 多名球手争打马球的壮观场面。画中打马球者均身着窄袖袍,头戴幞头,脚蹬黑靴,执缰挥杖,跃马扬鞭,围绕马球往返穿梭,各显绝技,这是我国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记录。

■梁明诚 金钩

唐宋产生了不少讴歌蹴鞠运动的诗文绘画

唐朝是一个思想开放的社会,女子可以参与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如:骑马、蹴鞠、舞剑、划船、弈棋、秋千和垂钓等。这些有趣的景象不仅反映在文学诗词之中,而且也被画家描绘在了画卷里。

虽然目前尚未看到唐代画家描绘唐代蹴鞠的场景,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一幅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明代《仕女图》卷,了解到唐代 " 女足 " 的情形。这幅《仕女图》卷分上、下两卷,是以宋摹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为基础,经过明代画家杜堇的再创作而完成的。画面描绘仕女们三五成群置身于庭园之中,透过树木、假山的掩映,可见到捶丸、蹴鞠、戏婴、写真、梳妆、弹奏等几个场景,画卷形象生动地展现 9 至 10 世纪唐代宫中仕女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

宋朝," 蹴鞠 " 有了很大的发展,比赛方法、规则、设备更加完善、多样,并且产生了不少讴歌蹴鞠运动的诗、文、绘画、雕刻。踢足球成了上自帝王、贵胄,下至军民、黎庶都很热衷的体育项目。

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一幅元代钱选的《蹴鞠图卷》(又称《赵太祖蹴鞠图卷》)就十分经典,从这幅古画中可以看出:他们踢的是 " 一般场户(古代蹴鞠用语)" 二人场比赛。这种踢法不需球门和其他设备,二人对立,各用左右脚踢球,一来一往可达二三百次之多。最有趣的是:画面所画的鞠(球)竟和现今的足球十分相似,是用多块五角形的皮革缝制而成。球胆用的是动物膀胱,吹气制成,称为 " 气球 ",踢起来既轻捷又富弹性。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赵太祖,穿便装,正举足蹴鞠,很是认真的样子。对面立者正欲用足接球。旁立的近臣围成半圈,注目观看,神情表现得很充分。后面正中一人高扬双眉,圆睁双目,微张着口,像是看得发呆,又像在叫好、喝彩。画面构图紧凑。画中人物的不同深浅服色彼此衬托,极富节奏感,且突出了赵太祖的形象。画中人物衣纹用的是 " 高古游丝描 ",笔致柔劲、匀挺,着色清丽、明润,是一幅表现我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宝贵绘画名作。

■明 杜堇 仕女卷

用美术的力量反映和宣扬

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在近现代中国 , 体育与美术又承载了强国强民的社会理想 , 进一步促进体育、美育的发展以及二者的互相促进。

改革开放之后,更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曾撰文介绍,自 1985 年以来 , 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全运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 是用美术的力量反映和宣扬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文化艺术活动。作为综合性的美术作品展览 , 这些美术作品以造型艺术传播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 弘扬和发展 " 体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 " 的现代理念。

从 1985 年举办首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开始,此后 , 中国体育美展配合全国运动会每隔四年举办一届 , 成为中国体育美术创作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 , 也是广大美术工作者在不同的年代 , 对体育这一人类永恒主题所做出的不同诊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等艺术门类以其富有时代特色的视觉语言 , 在历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变幻着多姿多彩的个性化的身影。

曾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 · 罗格曾表示:" 体育美展突出体现了体育与文化、艺术的紧密结合,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作品,艺术家们为传播体育,以及卓越、友谊、尊重的价值观做出了贡献。"

■掷铁饼者

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动态

曾被运动员当样板模仿

在西方艺术发展中,体育运动题材也早已成为艺术家们的表现对象。古希腊雕刻家米隆作品《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之美的经典代表,为历代美术创作所效仿。它把那个运动员表现为恰好处于要掷出沉重铁饼的一瞬间。它向下屈身,向后摆动手臂,以便用更大的力量投掷。刹那之间它就要转身投出,以转体动作来帮助投掷。已故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里介绍,它的姿势看起来是那么真实,以至现代运动员拿它当样板,试图跟它学习地道的希腊式铁饼投掷法。

然而,事实表明这件事不像他们所想的那么容易。他们忘记了米隆的雕像不是从体育影片中选出的一张 " 剧照 ",而是一件希腊艺术作品。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下,就会发现米隆达到这一惊人的运动效果主要还是得力于改造古老的艺术手法。站在雕像前面,仅仅考虑它的轮廓线,我们马上就发觉它跟埃及艺术传统的关系。正像埃及画家那样,米隆让我们看到躯干的正面图,双腿和双臂的侧面图;跟埃及画家一样,他也是用各部分的最典型的视象组成一个男子人体像。

■五代 南唐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卷 ( 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赏析

《重屏会棋图》得名,是因为弈棋人物背后画有一榻一屏风,榻上摆设器具,屏风上的人物画描绘的是白居易的《偶眠诗意》:"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老爱寻思事,慵便取次眠。妻教卸纱帽,婢与展青毡。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而屏风画人物后又有一三折屏风,上面画有山水,故名为 " 重屏图 "。

画面描绘的是李璟与其 3 个弟弟下棋对弈的趣事,以表现兄弟间互爱的手足之情。在该幅作品中,李璟坐在画的正中位置,其神情逼真,衣纹细挺而带转折,瘦硬战掣,典型的周文矩画风。

所绘人物容貌逼真,表情动态刻画精细,个性迥异,所着衣纹疏密有致,色调自然,笔法瘦硬,略带顿挫颤动。画中的两组屏风,一直一曲,不显单调,而又体现出画中有画的境界,显示了画家善于巧思和别出新意的艺术才智。

相关标签

体育 女足 美术 文学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