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几年的疫情形势,如果突然被隔离,耽误上班怎么办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今天,一则话题冲上热搜 ↓

一汽车业务销售因疫情被隔离在家,期间遭公司裁员。且没有得到合理解释。
胡某是一汽车销售公司的业务销售,2020 年 3 月,胡某因新冠疫情被隔离在家,期间收到了所在公司发布的部门裁撤公告及解约通知,同年 5 月 15 日,公司关停了胡某工作相关账户,并邮寄劳动合同解约证明书。
胡某不服,向杭州萧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两倍的赔偿金、合同期内未休年假工资、尚未支付的两个月差旅补贴等约 12.6 万元。
" 我们与胡某解除劳动关系是基于经济性裁员的合法解除,按要求提前了 30 天通知胡某,胡某无权要求我们支付赔偿金。" 审理中,公司辩称,每月支付的差旅补贴是对差旅费的报销,不属于薪资;同时公司因疫情影响复工推迟,推迟复工期的休假可先折抵胡某的未休年休假天数。
萧山法院审理后认为,该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故判决该公司支付胡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019 年和 2020 年未休年休假工资及差旅补贴共 9 万余元。
被告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杭州中院提起上诉。杭州中院经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本案中,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因疫情原因被隔离期间以公司经营状态不佳为由对原告采取经济性裁员,在裁员的程序及时间方面均存在不合法合规的情形。
首先,在裁员程序上,用人单位裁员前并未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也未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其解除程序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其次,在裁员时间上,用人单位在劳动者隔离期间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也违反《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做好劳动关系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因此,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另外,关于差旅费和未休年休假工资,本案中,用人单位每月发放的差旅费 3000 元属于固定发放的现金补贴,并非报销款,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应计入工资总额,而且被告用人单位并未就疫情期间休假抵扣年休假事项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未通知劳动者,故疫情期间休假不能抵扣年休假,用人单位应足额支付未休年假工资。
这件事也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说自己也在经历这种事。



有人说开公司的,起码的劳动法都不知道。


还有人说,大部分人耗不起,会选择离职。



也有人同情公司的。

来源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网友评论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