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大会将于 2 月底至 3 月初举行,并将讨论制定首个应对塑料污染的全球条约。" 塑料污染防治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亟须共同采取行动。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早在 2007 年就出台了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政策措施,是国际上较早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的国家之一。"2 月 23 日,生态环境部召开 2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作出上述表述。
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等作为 " 无废城市 " 建设试点指标
会上,刘友宾指出,塑料污染防治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生态环境部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一是配合全国人大完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对农用薄膜、包装物、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污染防治作出规定,明确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大幅提高法律约束力和震慑力。
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 十四五 "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对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作出总体部署安排,完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连续两年联合有关部委组织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有效推动各地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大力推进 " 无废城市 " 建设试点,将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地膜回收率等作为试点指标,指导重庆、深圳、三亚、绍兴等在城市层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污染治理模式。同时,还积极参与并促成在巴塞尔公约现有机制下加强塑料废物越境转移管控,推动缔约方大会通过巴塞尔公约塑料废物修正案,提高塑料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水平。
深圳塑料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了解到,2021 年 11 月 17 日,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的中挪合作——海洋废塑料及微塑料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暨 " 无废城市 " 塑料减量实践交流会在深圳举行。
会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签约是深圳 " 无废城市 " 建设工作中的大事、喜事。深圳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试点建设国家 " 无废城市 ",并顺利完成了全部试点任务,各类固体废物本地无害化处置能力提升到 6.5 万吨/天,资源化利用能力提升到 14 万吨/天,均比试点前增加了一倍以上。深圳通过本地处置和城市间协同处置,各类固体废物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有力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
塑料污染治理是深圳 " 无废城市 " 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 2020 年 11 月,《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提出了 5 部分共计 59 项重点工作任务。2021 年 9 月,深圳发布《深圳市塑料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安排表》,根据《实施方案》59 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设置禁限塑料、推广替代、回收利用、安全处置、保障措施、公众参与共计 80 项具体任务,压实各部门职能,确保塑料污染治理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深圳坚持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减量、绿色替代的思路,逐一确定 " 路线图 "、" 时间表 " 和 " 任务书 ",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逐步建立覆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污染治理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