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2-23
深晚报道丨电梯噪音嗡嗡作响业主苦不堪言!龙岗法院判决开发商和物业归还居民“宁静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李先生是深圳某小区的业主,他自述入住以来深受电梯噪音的困扰,每天电梯机房嗡嗡作响不绝于耳,吵得一家人不能休息。期间,李先生多次向开发商、物业反映电梯噪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怒之下将二者告上法庭,要求立即对电梯采取降噪措施,并主张 10000 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日前,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组织环境检测人员赴涉案小区进行声环境现场测量,涉案房屋卧室夜间最大电梯噪声为 47 分贝,已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表 2 中,对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A 类房间夜间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的最大值标准。龙岗法院认为,根据检测报告,涉案电梯运行超过限制的最大值标准,结合实地考察,足以认定对原告李先生生活产生干扰,产生低频噪声主要原因在于电梯设计、安装、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

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关于电梯产生低频噪声应适用的评价标准,龙岗法院承办法官结合实际情况,在《声环境质量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判的基础上,从切实保护公民健康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出发,寻找适用的规范,追寻责任主体,向双方释明法律后果,督促物业公司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觉承担消除住宅噪声污染的责任,建议被告对电梯加强整改和维护保养,采取措施积极降噪。

经多次组织双方调解,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小区物业公司联合开发商提出了对两部涉案电梯进行整改和保养的综合性方案。在取得明显降噪效果后,原告李先生撤回起诉。

龙岗法官表示,近年来,因水泵、电梯、供电等公共设备产生噪音引发的环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本案的妥善解决不仅实现了案结事了的最优结果,为类似案件提供司法范例,同时也提示诸多对居民楼内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和部门,应严格依法依规担起管理责任,采取必要的降噪降音措施,防止噪音污染,切实维护居民的 " 宁静权 "。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宁静 物业公司 法律法规 效果 深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