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梁可心
2 月 23 日,平房区万米社区独居老人刘阿姨,在社区工作人员和老邻居们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难忘的 76 岁生日。" 老伴去世后,自己开始走不出悲痛的阴影,曾经抑郁了一段时间,是社区‘以老养老’的互助方式,让我重拾生活的阳光。" 刘阿姨说,远亲不如近邻,社区里的老伙伴就像亲人一样互相照顾、相互陪伴,让老年生活不再孤独,而且丰富多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对于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近年来,万米社区组建了 15 大社团,涉及体育、文艺、娱乐等方面,同时提倡 " 互助型养老 " 模式,为老年人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发挥各自所长,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每个人既是服务者,也是被服务对象,刘阿姨就是通过社区平台,与邻居王阿姨成为太极社团里相处最好的老闺蜜。
23 日上午,万米社区王阿姨的女儿带着生日蛋糕从外区赶来,为和母亲同龄的刘阿姨过生日。她说,自己母亲患了轻度阿尔兹海默症,经常忘记一些人和事,但却始终记得参加社区活动、记得社区的这些老姐妹。还经常告诉女儿,自己独自生活这些年,幸亏有刘阿姨天天找她一同去社区,一起外出购物。所以为了感谢刘阿姨对母亲的照顾和陪伴,她和万米社区党委书记柳志影沟通,得到社区提供场地、影音设备等帮助,又邀请了太极社团的老伙伴们,共同为刘阿姨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柳志影告诉记者,目前,万米社区的 15 大社团共有 200 余名老人参加活动,其中独居老人多达 100 余人,很多老人在社区的牵线下,都结成了互助对子。像太极社团的安桂萍和王秀英阿姨就是一对,安桂萍阿姨的爱人有精神残疾,当她需要出门时,王秀英阿姨就帮忙照看他爱人;民族舞社团的丁淑芝和宫秀云阿姨也是一对好闺蜜,独居的两个人经常结伴出行、购物,到社区练舞蹈、演出;合唱团的王丽萍阿姨女儿在国外,自己还要供养 80 多岁的老母亲,胡秀荣阿姨就经常帮着她一起照顾母亲。
" 万米社区将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引导辖区老人‘互助养老’,并倡导老年人将养老生活融于社会,充分发挥自己所常,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通过‘以老扶老’的方式,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幸福。" 柳志影说。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