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BOSS 直聘发布《冰雪产业人才发展观察》。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在就业促进领域留下了重要遗产,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产业相关产业人才技能水平,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就业吸纳范围,创造多元化、可持续就业机会。
冰雪运动教练岗位人才需求规模同比增长 46%
数据分析显示,2017 年以来,冰雪产业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2021 年达到增长高峰,人才需求规模同比增长 57%,平均招聘薪资为 8200 元,同比增长 7.5%。2022 年 1 月至 2 月,特别是冬奥会举办期间,冰雪装备、服饰和周边产品热度激增,带动以冬奥商品特许零售商和制造商为代表的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企业招聘需求快速增长,岗位规模占产业整体比例达到 40%。
2021 年,冰雪运动教练岗位在冰雪产业各类人才需求中占比最高,比例为 14.6%,需求规模同比增长 46%,其中三分之一是滑雪教练,而花样滑冰和速滑项目教练的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了 82% 和 55%。虽然需求迅速扩大,但从业者普遍年轻、经验不足、流动性强。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滑冰教练)为例,约 85% 在 30 岁以下,约 40% 从业经验不足三年,平均在职时间仅为 11 个月左右。整体来看,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选材培养、系统性成长、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等各方面仍存在短板,冰雪运动人才建设任重道远。
造雪师、制冰师、IP 运营师等小众职业走红
▲ " 冰雪 +" 产业代表职业 boss 直聘供图
在冰雪产业的上中下游,有至少 15 个细分领域在快速发展,除了最直接的冰雪运动项目和赛事之外,还有 " 冰雪 + 制造 "" 冰雪 + 建筑 "" 冰雪 + 旅游 "" 冰雪 + 服务 "" 冰雪 + 内容 " 等多种复合模式和消费需求。" 冰雪 +" 复合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专业人才储备和技能水平,造雪师和制冰师等专业度极高的小众职业随之进入公众视野,并为其他领域的劳动者创造了大量多元化就业机会。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 冰墩墩 " 的全球走红,让公众看到了 IP 设计师和 IP 运营师在优质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打造方面的巨大价值。数据显示,近三年来,IP 设计师岗位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在 10% 左右。此外,冰雪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综艺、舞台剧、短视频等内容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长,部分内容产品的幕后岗位开始由退役运动员担任,这也为运动员退役后实现平稳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
深圳位列冰雪产业人才需求高速增长城市榜的第三位
▲冰雪产业人才需求城市分布 boss 直聘供图
北京冬奥会周期以来,冰雪产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开始突破东北三省的地域局限,扩展到更多城市," 冰雪 +" 模式带来的就业吸纳范围和人才培养范围显著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至少有 86 座城市开始具备一定的 " 冰雪 +" 人才需求基础,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地区和珠三角等多个地区,其中,深圳位列冰雪产业人才需求高速增长城市榜的第三位。
北京冬奥会的高水平举办离不开科学技术。除了为赛会提供高质量保障," 科技冬奥 " 还使一系列高新技术继续进行商业应用。本次调查发现,5G、氢能出行、智能车联网、VR 等应用在冬奥会上的高新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人才需求迅猛增长。其中 5G、智能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的关键研发岗位,2021 年人才需求的同比平均增幅均超过 50%。进入 2022 年春招旺季,人才需求仍在强劲增长。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