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贵州民族大学获悉,该校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瑾作品《春满乾坤》在人民大会堂陈设,以欢迎出席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陶瓷《春满乾坤》在人民大会堂陈设
日前,曾瑾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整件作品的设计理念:" 作品瓶身设计源自中国传统器型——赏瓶。绘以栩栩如生的‘国花’牡丹,既呼应 2 月 4 日冬奥会开幕式‘立春’的寓意,也表达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贵州民族大学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瑾与其作品《春满乾坤》
影青釉温润如玉、牡丹花姿态灵动,《春满乾坤》的背后有多姿多彩的贵州。曾瑾说:" 我过去的作品用色多以清新淡雅为主,这件作品受多彩贵州的影响,色彩变得更为丰富浓烈。"
" 景德镇是根,贵州是‘第二故乡’。"2016 年,出生自陶瓷世家的曾瑾决定走出景德镇,走进多彩贵州,在贵州民族大学担任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学校第二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负责人,于蜡染、苗绣、青花、土陶之中探寻全新的创作激情,用陶瓷语言表达贵州印象。
《春满乾坤》
其实,《春满乾坤》是曾瑾的备选,第一选择是另一件作品——《春风得意》。然而,考虑陈设观赏性、摄影角度、视觉效果等因素,《春风得意》作品瓶身高度比组委会要求的 "36 至 40 厘米 ",矮了 5 厘米。与多方沟通后,曾瑾决定重新烧制一件专为冬奥会制作的新作品。
原作品《春风得意》
15 天内完成一件新作品,并非易事。陶瓷烧制需要经过 72 道工序,在经过前期的泥料、拉坯、立坯、修坯等工序后,曾瑾拿到坯胎进行绘制时,时间已所剩无几。" 单纯的粉彩或半刀泥是不需要 15 天的。但整件作品运用了‘陶瓷综合装饰’的工艺,不仅要在釉下运用半刀泥和颜色釉,还要在釉上进行粉彩和新彩的绘画。" 曾瑾介绍道。
时间紧迫,但要求一分也不能降。历时 15 天,72 道工序,釉下 1300 度、釉上 800 度两次火的洗礼,《春满乾坤》在 1 月 25 日中午诞生了。
作品出炉的那一刻,曾瑾记忆犹新:" 太漂亮了!作品能成功出窑是意料之中,瓶身的玉质感和牡丹的灵动之姿却是意外之喜。"1 月 25 日晚,《春满乾坤》空运抵京。2 月 5 日,陈设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门前展台的《春满乾坤》,向中外来宾绽放中国陶瓷之美,展现繁荣复兴的中国。
" 艺术作品不能只是个人情绪的表达,更要寄托创作者对国家和时代的关注。" 曾瑾说,中国陶瓷工艺要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要传承传统工艺,更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跳动时代脉搏。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