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还有些人为了‘升级’,去贷款或者套信用卡来买产品、冲业绩,无形当中就套牢了自己,欠下很多钱。" 当过如新经销商的秀姐说。
三天培训会,影响四座城。
一家名为 " 如新 " 的公司,这几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 月 18 日至 20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 66 名如新 " 学员 " 在武昌一小区内参加培训。活动结束后,武汉、北京、青岛、石家庄新增多名新冠确诊病例,目前已有约 40 例都与该培训会有关。
人们 " 考古 " 这家公司,更是发现其不简单:美国上市、涉嫌传销、曾被《人民日报》连着 3 天点名批评,后来还惹出过人命官司 ……
秀姐当过如新的经销商,她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如新的模式很接近传销,可能就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
在她看来,如新所谓 " 聚聚会 " 的培训,大多是为了 " 拉人头 "。
" 他们包一个会场,让人把亲朋好友都拉进来,到时台上会有老师分享,自己是怎么因为如新改变了人生,从‘小白’逆袭到今天有多少成就、赚了多少钱,吸引大家加入。"
招数听着老套,如新却为何偏偏能屡试不爽,背着一身黑料混得风生水起?
入局:被 " 平民神话 " 冲昏头脑
" 我的愿望就是要让全球 500 个人通过我的方法成为百万富翁!"
早年间,国外的如新资深销售十分直接,会在个人网站上打出这样的标语。
如新的中文版官网走的是类似的路子。在其招揽直销员的页面中,除了财富,出现频率很高的几个词是:事业、家人、梦想、成功。
这无疑击中了不少人的心理,秀姐就是其中之一。
· 如新官网页面截图。
2018 年,她在沈阳开店,一位顾客带着 " 拉她加入如新 " 的目的来了。
" 她说我有这个能力,也有客群,如新可以作为我的副业,多一个方向赚钱。当时给我介绍的时候,她就说某某某一年能挣个几百万,这种成功的案例很吸引人的。"
怕秀姐不信,那位顾客又请来了 " 业务标杆 ",到店里跟她现身说法。" 他就跟我讲做这个怎么好,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听完如新的业务模式后,秀姐仍心存怀疑,觉得 " 有点像传销 "。
其实,不少人 " 入局 " 前有过同样的顾虑,但最终他们都被同一个理由说服:如新是美国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不会干违法的事儿的。
在去上海看过如新的中国总部大楼、参加过如新的 " 洗脑式 " 培训后,秀姐心动了," 像被打了鸡血似的 " 想加入如新。
· 如新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
对此,秀姐的丈夫十分反对,夫妻俩争吵不休,甚至打了一架。" 我当时就觉得我老公不想尝试新鲜事物,太保守了。然后,我就把他也叫去听(如新的培训)课。"
最终的结果:如新赢了。秀姐夫妻决定试一试。
如新的培训课何以如此 " 洗脑 "?
央视财经早在 2014 年就曾揭秘过——
如新的培训师会先讲诱人的 " 奖金计划 "。比如,他们会给想加入的人算账:只要你能发展 84 个经销商,年薪百万不是梦;如果你只发展 5 个 " 下线 ",也能 " 拥有一套 50 万的房子 "。
当然,这背后的逻辑就很 " 感人 " 了。
然后,培训师会给个大前提:只有你把自己定位为年薪百万以上的 " 企业家 ",才有可能做到这个水平。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年入百万,只能怪你对自己的定位没拿捏到位。
秀姐认为,这种宣传手法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套路。" 就是过度包装啊,借此创造‘平民神话’,然后让‘小白’们相信这些,并愿意加入如新,但实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虚假宣传。"
疯狂:有人亏钱,有人丧命
主营个人保养品与营养补充品的如新,一向爱讲 " 故事 "。
其官网上介绍公司成立时的细节是这么说的:
"1984 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罗百礼和伦兆勋、戴纯娣等伙伴以 5000 美元起家,在一间地下车库创立了 NU SKIN (如新)。
罗百礼和伙伴们只能把大罐装样品放在桌子上展示,想不到凭借其优异品质大受欢迎,顾客们上门抢购,连外包装都来不及制作,于是罗百礼就请顾客自带容器,用汤匙为他们添装产品。"
· 三个创始人都是老外,只是起了中文名。从左至右为罗百礼和伦兆勋、戴纯娣。值得一提的是,罗百礼有八个孩子。
不论这故事的真假,1996 年如新在纽交所上市了,业务版图开始从美国犹他州扩张至世界各地。
中国市场自然是其必争之地。
但在中国的这些年里,如新不断陷入舆论漩涡。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一是屡次被指涉嫌传销,二是人命官司。
· 2014 年 1 月,人民日报连续三日刊发报道《看 " 如新 " 怎样编织谎言》《看 " 如新 " 怎样攻陷人心》《" 如新 " 在美屡遭处罚》,揭露如新公司虚假宣传、涉嫌传销。
" 如新的模式就是你先自己消费,消费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可以成为他们的会员,就有权利去卖如新的产品。然后你可以发展‘下线’,有四五个‘下线’后,就能升到另一个级别了,到时你自己卖产品赚钱,他们卖产品你也赚钱。如果‘下线’再向下发展,你还能跟着赚钱,就是这种层级式的。" 秀姐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据她介绍,不同级别的人需要完成不同的保底销售额,如果完不成就会被降级。这意味着,刚开始得自己砸钱买产品。
" 当时(我)买了些保健品、护肤品,现在回头仔细想想,其实用起来并没有达到他们宣传的那个功效。"
因为开店有客群,秀姐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卖了 20 多万元产品,但即便这样她也没赚到钱。
" 本身它的利润不高,我还得买产品自己用,再加上去上海培训、去天津开会,所有的费用都得自己拿,赚不到钱的。"
· 2019 年,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中有一张如新的 " 层级 " 图。
半年多的时间,秀姐在全国各地跑,忙着 " 培训 "" 拉人 ",顾不上家,也顾不上孩子,结果却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收获。
她突然 " 醒 " 了,决定及时止损,退出如新。
在她看来,自己不算惨的。" 如果是家庭主妇或者是没有客户群的人(加入如新),他们基本上都会赔钱,前期自己消费的那几万块很可能都赚不回来。"
" 甚至还有些人为了‘升级’,去贷款或者套信用卡来买产品、冲业绩,无形当中就套牢了自己,欠下很多钱。不少人会因为如新跟家里闹矛盾,有的夫妻都到了要决裂的地步。"
而如新还会不断用诸如 " 海外游 " 之类的奖励,来刺激大家 " 升级 "。
2017 年,曾有网友在百度贴吧的 " 如新真相吧 " 发帖说起如新的海外游,另一网友吐槽道:" 创四星(级别)要为如新贡献 130 多万的业绩,4 个人的巴厘岛旅游顶多值个业绩的零头 ……"
· 2017 年,如新在微博称," 神秘的巴厘岛之约同样炫酷 "。
如新事件中最令人痛心的还是生命的逝去。
2019 年,34 岁的如新销售人员林某生病后,靠喝如新果汁 " 排毒 ",拒绝就医治疗,最终不幸身亡。
林某的委托律师张晓玲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2019 年前后,她一共接受了 4 名当事人的委托,分别起诉如新中国。4 人中,除了林某,还有一人因深信如新公司的话——远离医疗,最终错过了治疗时期,不幸身亡。另外两人造成重症。
· 林某去世后,家人十分悲痛。
在秀姐看来,这种 " 走火入魔 " 的人还是少数," 但也不排除卖如新(产品)的人做了虚假宣传 "。
" 有时候,他们为了推销如新的保健品,就会说你用他们的产品,根本不用去医院,或者说喝果汁就能治好感冒什么的。但其实,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呀。"
令人不解的是,即便发生如此种种,如新这些年在中国还是没少挣钱。
收割:中国是如新最大市场
2 月 16 日,如新集团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 2021 财年营收为 26.96 亿美元(约合 170.6 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 4.41%;其中,在中国大陆的业绩约为 5.69 亿美元(约合 36 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 21%。
" 中国大陆市场早已成为如新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业绩好不好,将会左右我们的股价。如新的未来在中国。"2020 年,如新中国总裁郑重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
· 如新中国总裁郑重。
其实早在上市之前,如新就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据天眼查 app 显示,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 3 月 28 日,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 3007 万美元。
彼时,美国对如新经营模式的质疑和调查已经此起彼伏。
据《人民日报》报道,1991 年,美国 6 个州的司法机关对如新展开调查,内容包括其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销售利润以及多层发展经销员。
不久后,如新砸钱平息了 5 个州的指控,但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不愿就此了结,对如新公司误导经销人员、进行违法传销的做法提起公诉。
此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盯上了如新。
1994 年,经 FTC 调查,如新夸大产品功效和经销商利润,被罚 123 万美元。1997 年,如新被 FTC 指控,对其减肥、促进肌肉生长等产品进行不实宣传,又被罚了 150 万美元。
但这些处罚都没有让如新 " 伤筋动骨 "。
甚至其分支机构被美司法机关指控为 " 开展传销 " 后,如新也能迅速把 " 会员 " 转到另一家分支机构,换汤不换药的继续 " 搞事业 "。
那段时期,中国对直销和传销的定义还没有进行区分。直到 1998 年,眼见传销猖獗,所有传销活动被国家禁止。7 年后,《直销管理条例》生效,进入 " 打击传销、规范直销 " 的时代。
直销行业的牌照由商务部发放,如新成为第一批获发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公司之一。
这些年,如新不断加码对中国投资的力度。
商务部网站显示,目前,如新在中国包含分支机构 25 个,服务网点 225 个,直销产品 121 种,直销培训员 190 人(在册 190 人,注销 365 人)。
福布斯官网显示,截至 2022 年 2 月 10 日,如新集团员工数达 2.6 万人。
2014 年,如新投资近 5 亿元的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在上海落成,这是其发展史上最大的海外投资案。2018 年底,如新又在上海投资近 4 亿元扩建二期项目,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 如新位于上海的园区。
在一些人看来,如新的经营模式备受争议,但由于经销商独立运行,每每出事,直销企业便可以轻易 " 甩锅 "。
2019 年,林某去世掀起轩然大波后,如新发布声明称,经公司内部调查,涉事经销商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已对其解除合同,终止合作。
这一次,四地疫情指向如新,其回应如出一辙:此次活动为经销商自行组织,未向公司申请报备,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
" 让经销商背锅是直销公司一贯伎俩,一句经销商个人行为就可以把一切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安利中国首批经销商笑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国内市场野蛮生长到今天,如新一次又一次因负面新面成为焦点,消耗着公众本已不多的信任。凭直销那一套,其未来将走向何方?大家且拭目以待。
来源:环球人物
编辑:胡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