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2-25
深晚报道 | 深圳首个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民政局联合发布《深圳市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该范本是深圳首个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养老机构服务全过程做出明确规定,将于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首次设置试住条款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示范文本》供本市养老机构与入住老年人和担保人(或监护人、紧急联系人)之间签订养老服务合同使用。消费者可以使用本合同,也可以参照本合同自行制定合同文本。

此外,该合同明确了养老机构与入住老年人及其担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养老服务内容和收费资金保障措施,并对双方的违约责任、退费条款、争议处理等内容作了详细约定。

例如,为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或冲动消费引发的纠纷,《示范文本》首次明确试住期,收费标准中包括试住期一项,根据实际入住天数结算费用,不足一天的按一天计算,原则上不超过 15 日。首次试住期内不适应居住环境或管理方式的 , 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并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在收费事项方面,《示范文本》明确,调整收费标准时应遵守国家和深圳市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当食品、材料、劳动力等市场价格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养老机构成本急剧上升(单项价格变动幅度超过 10%)时,养老机构有权适当调整收费标准。但同时需要将价格调整的通知在调价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消费者,并报所在区民政部门备案。

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重视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

在专业服务方面,《示范文本》明确,养老机构要保证从事医疗、康复、消防等服务人员持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上岗,保证养老护理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能够满足岗位职责要求。

在优质服务方面,《示范文本》提出,养老机构应当根据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精神慰藉服务;应当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养老机构开展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时,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防范合同风险方面,《示范文本》给予提醒,养老机构应当就合同重大事项对老年人及其家属或其担保人(或监护人、紧急联系人)尽到提示义务。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担保人(或监护人、紧急联系人)等应当审慎签订合同,注意查看养老机构的经营资质,在签订本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审阅其中具有选择性、补充性、修改性的内容,注意防范潜在的风险。

" 合同 + 附件 " 生成 " 服务档案 "

护理等级实现升级细化

记者了解到,《示范文本》是由 13 条合同和 7 份附件共同组成的 " 服务档案 ",合同内容覆盖服务内容、服务地点及设施、收费标准及费用支付方式、合同期限及期满的处理等,附件则进一步明确入住登记表、体检报告项目说明、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设备设施清单、养老机构入住须知等内容。

此外,附件 5" 护理等级与服务项目 " 将老人的护理等级细化为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特别护理、专人护理等,养老机构可根据老人提供的《体检报告》及对其进行护理等级的评价确定老人照护等级。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和推行《示范文本》,有利于提升社会合同法律意识,引导规范合同签约履约行为,避免因合同缺款少项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不确切,而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的条款;有利于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督;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矫正不公平格式条款,减少合同纠纷。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谭海燕

相关标签

养老 养老服务 深圳 收费标准 体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