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与机制,加强课后服务质量监管。建设、引进成熟专业的课后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课后服务监管云平台,进行统一有效监管,依托平台数据分析,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兼备的课后服务。
(二)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进学校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建立社会课程资源和社会师资准入标准。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明确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质量管理标准,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实施条件等要科学合理。
(三)建立特色课程库,实现 " 五育 " 并举全面发展。广泛引进属地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建立市县两级教学资源库。增加学校特色服务供给。
(四)严格收费标准,加强对课后服务资金的安全管理。开展课后服务资金,需要财政补贴与社会教育资金投入相结合。
(五)加大推广监督力度,确保课后服务规范运行。及时总结课后服务云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好做法和新亮点,引导广大家长和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并监督课后服务工作。努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助力教育 " 双减 " 政策落地落实。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摄影记者 隋翔 编辑 孙青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