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嚟呢度扫码排队(在这里扫码排队)!"" 唔该比老人家先行(麻烦给老人家先走)!" 2 月 25 日下午,罗湖区翠竹街道祥祺鹏大厦核酸采样点,8 名港籍志愿者在现场维护秩序、协助采样,此起彼伏的粤语提示让来做核酸采样的港籍居民感到十分亲切。
这几名港籍志愿者来自香港深圳翠竹同乡会与翠竹居深港人联谊会,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主动靠前,活跃在各社区疫情防控一线。
发挥同乡同源优势 号召居深港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香港深圳翠竹同乡会副会长、翠竹居深港人联谊会副会长易阳告诉深晚记者,从去年以来,同乡会的会员们便加入到志愿活动的队伍中,除了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各片区巡逻,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共同值守在卡点为出入人员测温、登记信息,号召港籍居民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组团接种疫苗、测核酸等,近日还积极给在香港的亲朋好友宣传防疫知识,劝导他们留在香港,或以合法途径返回深圳。" 港人和港人在沟通上会更便捷一些,这也是我们港籍志愿者的优势。现在深港两地都发生了疫情,我们回不去香港,也想做出一些贡献,所以就来社区做志愿者了。" 易阳笑着说," 我们在这方面都很有觉悟的。"
由于长期活跃在基层防疫工作的一线,越来越多人认识了香港深圳翠竹同乡会与翠竹居深港人联谊会这两个组织,也越来越多港籍居民想加入," 我们希望加入的港人是跟我们一样是负责任、有爱心的人,所以会员加入要经过筛选,现在还没有时间去处理,但我相信未来这支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壮大。" 易阳说,"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像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样,为生活在深圳的港人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
香港深圳翠竹同乡会理事、翠竹居深港人联谊会理事刘爱君今天也在志愿现场,她已经连续数日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 19、20 日那两天,深圳突然降温,又下雨,采样点人手不够,我们一站就是一天。回到家才发现,裤子已经湿透了,整个下半身都冻得没有知觉了。"
刘爱君回忆起那两天,如今已经一脸平淡了,她认为,当天还有很多年纪大一些的工作人员,而且医务工作者更加辛苦,他们都没有休息,自己更没理由懈怠。" 全国都在为香港加油,作为港人自然也不能当缩头乌龟!" 刘爱君说。
据了解,刘爱君与丈夫留在了深圳,而儿子还在香港工作,一家子已经大半年没有团聚了,彼此只能通过电话互相叮嘱。刘爱君说:" 儿子很担心我们,我说祖国很强大,能够保护我们,不用担心。"
" 找穿橙色衫的就行了!" 长者赞港籍志愿者热心
采访过程中,一名操着一口粤语的婆婆在 " 红马甲 " 的指引下前来寻求港籍志愿者的帮助。原来她的手机因为网络问题无法打开行程卡和核酸码,志愿者立刻打开自己的手机热点,帮助这名婆婆操作手机。顺利打开行程卡的婆婆开心地回到核酸检测采样的队伍中。
深晚记者获悉,这位陈婆婆是住在翠竹街道的港籍居民,她和老伴接到了社区提醒做核酸的电话后,主动来到核酸采样点采样,谁知手机网络出现了故障。陈婆婆说:" 我们老人家不会用智能手机,又不太会说普通话,还好有港籍志愿者在,他们听得懂我说什么,又热心,真的多亏他们啊!"
陈婆婆告诉深晚记者,现场的志愿者都很热心,但很多志愿者并不会说粤语," 他们有分的,社区的志愿者穿红色衫,香港的穿橙色衫,背后印了‘香港深圳翠竹同乡会’,很好认的,我们不会说普通话的香港居民找穿橙色衫的就行了!"
现场,港籍志愿者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深港两地是一家,尤其是罗湖与香港山水相连、血脉相亲,通过志愿服务,也能传达爱国、爱港、爱乡的声音,让深港居民联系更紧密、让港人生活在深圳更有归属感。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张健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