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早产宝宝依偎在妈妈胸口,紧挨着妈妈的皮肤趴着,甜甜地睡着了。这个早产宝宝即将出院,妈妈正为宝宝进行袋鼠疗法,医护在一旁指导。这一幕发生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一个特别母婴病房里。近日,中大医院儿科推出早产儿父母袋疗指导。据悉,这种疗法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效率,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对宝宝的呼吸、胃肠、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好处。
袋疗让宝宝感觉重回 " 子宫 ",吃得好睡得香
什么是袋鼠疗法?这种疗法就像袋鼠妈妈把小袋鼠装进胸前的 " 口袋 " 里。宝宝的肚皮紧贴在妈妈胸前趴着,就像再次回到妈妈 " 子宫 " 里,又能听到妈妈的心跳声,而妈妈的体温对宝宝来说是最舒适的温度,这时的宝宝变得安静乖巧。
袋疗的好处可不少,中大医院儿科尹莉萍副主任医师介绍,研究表明,这种袋鼠式的育儿法就像早产儿保育箱一样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效率,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加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对宝宝的呼吸、胃肠、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好处,甚至对孩子远期的社会适应性、良好性格的塑造等都有一定积极影响。
专家进一步解释,袋疗让宝宝就像睡在一个袋子里一样温暖,能保持他们的体温,调节呼吸、心率,一天天增加体重,稳定血氧;让宝宝睡得更香甜,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哭闹;一些早产儿出生一个月了都不会吃奶,吸吮能力弱,咽不下奶,等他们情况稳定后,抱到妈妈身边进行一两天袋疗,很快就学会了吃奶,也就是说袋疗可以增加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便秘的宝宝趴在妈妈肚子上做袋疗的同时,也对胃肠起到理疗作用,很快就能顺畅拉出大便了。而妈妈们也是袋疗的受益者,有助于乳房、子宫的恢复,还能促进母子情感交流,减少产后抑郁。
袋疗越早开展越好,可以全家总动员
既然袋疗对母婴好处多,该如何操作呢?难道只是简单对宝宝 " 肌肤相亲 " 的拥抱吗?中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长姜琳介绍,袋疗首先需要一个干净通风的房间,室温在 24 ℃— 26 ℃为宜,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妈妈沐浴后穿宽松透气的开衫或领口较大的圆领衫躺在床上。宝宝洗澡后只穿上尿不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妈妈抱着宝宝贴在自己胸口,皮肤充分接触,妈妈可以用自己的衣服包裹住宝宝,根据室温情况给宝宝加盖保暖的棉被或毛毯。袋疗过程中,妈妈双手不时抚摸宝宝的头、小手、小脚、背部,温柔地和宝宝说话。
袋疗并非妈妈们的专利,爸爸、奶奶等家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经常听着爸爸或者奶奶、外婆的声音,已经非常熟悉,趴在他们身上时,熟悉的声音给宝宝安全感。
专家介绍,早产儿在不需要医疗辅助治疗后就可以开始袋疗,越早开展越能让宝宝快些适应外界环境,每天需要 18 小时抱着宝宝贴在胸部。其实,不仅是早产儿,健康足月的宝宝也需要袋疗,特别是前三个月的小宝宝,让刚刚降生的他们同样感到在妈妈肚子里时的温暖。
这里有一对一指导,让宝宝回家后护理更专业
听起来简单的袋疗,新手爸妈操作起来,却是有些难度。不仅是袋疗,还有抱孩子、换纸尿裤、喂奶、给宝宝洗澡、给宝宝护理臀部 ……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不容易。" 孩子这么小,我又是第一次当妈妈,连怎么抱都不知道,手不知道该往哪放。给孩子洗澡这种大工程,更无从下手。" 中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了解到早产儿家长遇到的难题,于是在宝宝出院前,给家长们特地安排了一对一辅导。
中大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乔立兴介绍,其实中大医院已开展袋鼠式疗法很多年,但这些袋鼠式病房主要安排在有大人陪同的儿科病区。为了让更多早产儿接受这种疗法,缓解产妇母婴分离所带来的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医院特别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推出了这项服务。
医护对新生儿父母进行以袋疗护理为主体的培训,同时教授他们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如果在短时间内,新生儿家长还是不能准确掌握护理的要点,还可以入住儿科的袋疗病房,继续有专业的医护团队,教给他们详尽实用的护理技巧。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宝宝即使出院回家,也能受到更为专业的护理,助力宝宝的健康成长。
通讯员 刘敏 程守勤 现代快报 + 记者 梅书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