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沙的疫情及封管控区的居民,牵动着大家的心。2 月 26 日晚,福田区总工会组成的上沙支援分队收到征召,安顿好家庭,第二天一早就带上行囊,赶赴抗疫一线,投入到专项逐楼逐户扫楼清零防控摸排工作中。
2 月 27 日早上 7:30,到达任务集结点后,这支支援小队跟随大部队出发,开始了一天长达 16 个小时的工作。根据任务安排,福田区总工会上沙支援分队主要负责上沙龙秋村、塘晏村、椰树村、上沙东村等村街巷道百余栋楼宇的清零摸排。队员们每天要协助核酸采样扫码、进行封控区值守、解答居民疑虑等工作。
在这个志愿小分队中,有 4 名 90 后小姐姐,共同组成抗疫 " 娘子军 "。疫情面前,她们彰显了工会人 " 舍小家、顾大家 ",有征必应," 疫 " 不容辞的担当。
①罗海媚: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
"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加入到抗疫一线队伍,我们义不容辞。" 罗海媚说道。罗海媚是福田区总工会上沙支援队第二小组的组员,主要负责龙秋街和上沙东村的信息采集、上门采样、核酸扫码等工作。
上沙村内楼栋密集,街巷狭窄,夜间灯光昏暗时,更加不易分辨指示牌,摸排防控工作考验着志愿者的细心与耐心。" 有一些居民是独居的老人,有时会发生语言不通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志愿者付出无比的耐心。" 罗海媚回忆道。
▲罗海媚在上沙村内开展信息采集、上门采样、核酸扫码工作。
据悉,罗海媚的丈夫在医院行政后勤组工作,主要负责医院医疗队的抗疫物资保障,同时也在一线配合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夫妻俩还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中班的宝宝,出发前,他们提前给宝宝准备了许多趣味阅读书,希望他能够每天听外婆的话,等爸爸妈妈 " 战胜归来 "。" 寒冬终将过去,希望就在眼前,让我们静待春暖花开时!" 罗海媚说道。
②杨倩:我相信,真诚沟通一定能取得大家支持
▲杨倩同志在上沙村内进行信息采集、上门采样、核酸扫码工作。
晚上 1 点 30,同样是工会支援队 " 娘子军 " 一员的杨倩,正拖着疲惫的步伐,卸下闷不透气的 " 大白 ",结束一天的支援工作。
" 穿上大白服,更理解了‘大白’的不容易。" 对杨倩来说,自支援一线抗疫以来,每天 1.5 万步是基础,吃饭不定时是常态。" 每日超过 10 小时的工作,对志愿者生理、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 杨倩说道。有时,杨倩也会遇见住户因不理解、产生抵触的情况,这时,杨倩就会拿出格外的耐心和爱心,努力沟通,积极争取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我相信,真诚沟通一定能取得大家支持。"
据了解,杨倩的丈夫是一名退役军人,也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两人分隔两地,彼此平时话虽不多,却彼此牵挂。" 相信疫情总会过去,加油!" 杨倩笑容灿烂地回答记者。
③林明燕:坚定步伐,助力福田走出疫情阴霾
在这支工会娘子军中,99 年出生林明燕年纪最小,但这已经是她第 2 次参加一线支援的任务。2021 年,林明燕作为一线转运专班的数据统计员,坚守在抗疫一线岗位上,由于工作认真严谨,收到了抽调单位发来的感谢信。
每天两点一线,在上沙村,林明燕跟随大部队早出晚归," 每一次都是挑战,这次的支援任务需要更大的体力和注意力。" 作为第 11 班第三小组的组员,林明燕每天要负责巷道居民的核酸采样扫码、值班、疏导等工作。积极、阳光是她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 虽然我们每天要穿着‘大白’,挨家挨户爬上爬下,但是我们相信,在志愿者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下,福田终会走出疫情的阴霾。" 林明燕说道。
▲林明燕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④周晓仪:众志成城,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周晓仪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挨家挨户、走街串巷,从介绍身份来意,到询问居住人次,从核实居住信息,到温馨提示要求," 你好,我们是福田区抗疫支援队工作人员,需要上门核实一下您的信息 ……" 这是支援队队员周晓仪每天最常对居民说的一句话。
95 后的周晓仪同样是第二次加入到防疫一线的支援任务中。每天,她需要挨家挨户地做好询问、登记、核实、提醒等工作。" 任务看似简单,却需要我们拿出责任心、耐心。" 周晓仪说道," 两次支援经历,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志愿同伴们的勇敢和担当。支援工作虽然累,但也是一段宝贵的历练。众志成城,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方晓艺 通讯员 晋海燕 李夏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