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03
海底捞“珍”!“长江口二号”,启动打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2 日,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在上海正式开始打捞。同时," 长江口二号 " 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据悉,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已正式决定选址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充分利用两个老船坞和保留的历史建筑来筹建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博物馆。

(这是 2021 年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多波束声呐扫测合成图。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是继 35 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 " 南海一号 " 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其遗址位于上海市崇明区横沙岛东北部横沙浅滩水下,所在水域水深 8-10 米,船体埋藏于 5.5 米深淤泥中。古船残长约 38.5 米、残宽约 7.8 米,已探明有 31 个舱室,其中载有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铁锚、棕缆绳、滑轮等大量文物。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资料照片)。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出水文物(资料照片)。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由于长江口泥沙含量高且水流速度快,此次水下沉船打捞无法使用 " 南海一号 " 的整体打捞方法。据悉,上海将采用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 " 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技术 " 来打捞这艘古代沉船。该技术特别结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同时,这些技术也是首次应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

(1 月 26 日拍摄的 " 长江口二号 " 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来源丨人民网

见习编辑丨宗成贤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核电 上海 南海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