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3-03
新闻热动丨别让大数据的算法“霸凌”消费者利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3 月 1 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 " 杀熟 " 问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82.44% 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 " 杀熟 ",76.85% 受访者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 " 杀熟 ",反映在网络外卖(66.96%)和网络打车(63.00%)消费过程中遭遇大数据 " 杀熟 " 的受访者均达到六成多。(据《北京青年报》)

消费者被 " 困在算法里 "

很多人在浏览一些网站或手机应用时,浏览过的信息会被记录,之后就会经常收到同类型的相关推送。类似的状况数不胜数:打开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是你 " 爱读 " 的新闻;视频软件上,推荐的是你 " 爱看 " 的视频;购物网站上,推广的是你 " 想买 " 的东西。

在市场经济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算法推荐越发被利益所绑架,消费者普遍被 " 困在算法里 "。" 算法推荐 " 成为常态,一些机构对信息不加辨别,用 " 算法推荐 " 全方位 " 围堵 " 用户,低俗、媚俗信息泛滥开来。甚至有部分商家使用 " 大数据杀熟 ",同样的商品,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却比新客户高。

别让 " 算法 " 成了 " 算计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算法推荐在信息传播中提升了效率,降低信息传播和获取成本,进而满足个体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 " 算法 " 通过探索用户喜好,推动用户和信息的快速精确匹配,使网民在 " 信息超载 " 的情况下高效获取感兴趣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 算法 " 不是 " 算计 ",不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损害消费者权益。

隐秘性、强制性、迷惑性与诱导性隐藏在互联网的 " 算法 " 推荐里,网络平台的 " 算法霸权 " 若不加限制,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就会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才要将 " 算法推荐 " 置于阳光之下,让算法受到最全面细致的监督和管理,这也是制定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目的。

对大数据 " 杀熟 " 要加强监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 2022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用户可以关闭算法推荐,也可拒绝使用个人隐私数据的算法推荐服务。

数字时代,数据和算法无处不有,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与我们的社会秩序密切相关,不给数据定规矩,不给 " 算法 " 戴紧箍,难免会让各平台走上 " 利益至上 " 的畸形道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法治工作应该更多地聚焦数据生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利用制度法规解决问题。此外,也要政府、社会、企业、网民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透明。

热动

北京商报

《规定》明确禁止了多情况多方式的大数据 " 杀熟 ",并对大数据 " 杀熟 " 相关方事前事后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新法顺利出台,后续的实施还需要法律各部门,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管理局等各部门配合起来,使用法律的武器对大数据杀熟行为进行精准监管,严厉打击。

电商报

总的来说,这次新规不能帮助我们关闭黑箱,而是帮助算法推荐服务脱下那层灰色的外衣,让整个行业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中国经济时报

断完善法律约束,精准对数字经济运用个人信息加以监管和规范,清晰化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关系和边界,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程帅 编辑 朱冰 审核 聂艳艳】

相关标签

大数据 算法推荐 互联网 大数据杀熟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