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你听说过近视竟高达 3100 度吗?39 岁的赵先生,来自甘肃兰州,近视达 3100 度,属超高度近视。他说自己视野所及只有模糊人影,即便戴上厚重的眼镜片,也看不清眼前人的五官,甚至从未看清过自己的长相。因视力不佳,他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但作为家庭支柱,从未放弃寻求治疗,然而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 " 无法医治 "。今年 2 月,即将迈入 40 岁的他,遇到了改变其下半生的 " 贵人 " ——超高度近视治疗领域专家、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总院长李文生教授。2 月 26 日,他顺利完成了手术,左眼视力从之前的 0.02 变为 0.6,提升了 30 倍。
自记事以来,赵先生就有高度近视,一直到后来发展为超高度近视。他父亲有 1400 度近视,哥哥是 1500 度近视,赵家也因此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 " 近视世家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赵先生就坐第一排,根本看不清黑板,但那时候由于年龄小,他没意识到自己是近视。" 正常人能做的事情,我都做不到。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有影响,别人能短时间积累的东西,我总是需要长时间去学。各方面都有影响,而且影响非常大,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啥都比别人慢一拍,非常自卑。"
随着年纪增长,超高度近视的困扰对赵先生来说有增无减。拮据的家境、操劳的妻子、年幼的女儿,无一不是压在赵先生心头的大山。" 之前每到夜深人静时,我就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哭,感觉像废了一样,特别无奈。" 作为家里的男子汉和顶梁柱,过去 30 年间,他从未放弃寻医的脚步,曾跑遍省内各大医院,找过很多医生问诊,但每当燃起希望后,得到的却是失望的回复。" 每次检查做了一堆,可医生的答案都是没办法医治。"
今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先生通过网络了解到,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总院长李文生教授在 20 余年行医生涯中有着丰富的超高度近视治疗经验。于是,怀着久违的希望和忐忑,赵先生联系了李文生教授。了解到赵先生的病情和相关情况后,李文生教授决定让其到上海进行诊疗和手术。鉴于其家境特殊,李文生教授又第一时间联系了爱眼公益基金会。之后,爱眼公益基金会决定对其进行公益救助。
"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真的太激动了。本想就这样过一生算了,但李教授和基金会工作人员关切、鼓励的话语,让我重拾信心,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从兰州到上海,2300 多公里,对几乎没出过远门的赵先生而言,是一趟 " 追光之旅 "。抵达上海后,他进行了详细的眼部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裸眼视力仅为 0.02,即使戴上如啤酒瓶底般厚厚的近视眼镜,最佳矫正视力也仅为 0.2。所幸,暂时没发现其他眼部病变。
李文生教授介绍,3100 度的超高度近视,常见的近视手术方式已无法矫正,只能采用透明晶状体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有一定难度,因为患者的前房很深,悬韧带松弛,手术时后囊容易破裂,晶体也不容易安装,同时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
这台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前,在戴镜情况下,赵先生甚至连视力表的第一排都看不清楚,术后,他右眼能看到视力表第 9 排,左眼能看到第 7 排。
"30 年了,我终于看清自己的样子了,太幸福了!" 当赵先生摘掉纱布睁开双眼的那一刻,他笑着哭了。术后,赵先生左眼视力 0.4,右眼视力 0.6。其右眼视力更是较术前提升了 30 倍。2 月 27 日,术后复查一切指征正常,他踏上了归程。" 他出院的时候大概只有 250 度左右,度数是明显降下来了。之后只要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复查即可,我也会持续关注他的恢复情况。" 李文生教授表示。
据悉,平均每 100 个近视眼中就有 1-2 个超高度近视患者(度数超过 1000 度)。得益于医学进步,越来越多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从而改变人生轨迹。李文生教授团队过去 10 年里,已成功完成超千例超高度近视患者手术。
" 普通老百姓对超高度近视的治疗有很多认识误区,其实它并不是无从矫治,且手术越早进行,患者恢复光明的几率也越大。" 李文生教授称。针对此,2 月 26 日,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了 " 超高度近视眼手术治疗中心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屈慧莹 张欣怡 金雨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