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敏 程守勤 记者 梅书华)"38 岁产妇孕 41 周已产,因产后出血两天伴低压 2 天入院,急诊为她进行开腹止血手术,术后在重症医学科继续救治,但仍有出血,持续低血压 ……" 前不久,江苏省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指导中心及质控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于红接到一通转诊危急重症孕产妇的电话。得知消息后,她立马安排救治流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多学科联合,终于将这名产后出血近 2 万毫升的产妇救了回来。
38 岁妈妈产后大出血,多项重症危及生命
原来,38 岁二胎产妇李女士(化姓)在转至中大医院抢救的 4 天前,在当地医院顺产生下一 7 斤多的男婴。胎儿刚呱呱坠地,她瞬间阴道出血 500 毫升,当时血压降到 85/59 毫米汞柱,一时间出血不止。当地医院立马为她进行开腹止血手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虽进行了一系列治疗但未好转,腹腔内仍有活动性出血,此时累计出血量已近 1 万毫升,病人危在旦夕。
当地医生建议迅速将产妇转入作为江苏省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指导中心和质控中心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当地医生紧急联系中大医院妇产科于红。" 将病人转来,我们全力救治!" 于红放下转诊电话,立马安排救治流程。在医务处陈辉主任的统筹协调下,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做好准备。
产妇连夜转到中大医院,到急诊医学科时已是深夜 10 点 20 分,而此时妇产科、介入与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医生早已准备就绪,展开紧急会诊。与此同时,输血科张敏主任积极调血、备血。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全子宫切除、失血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急性肝功能不全 …… 一项项重症都逼向这个刚生产完 4 天的产妇。
3 小时成功手术,专家提醒: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首位原因
" 首要任务要先找到出血点后止血!" 医护迅速将产妇推到 CT 室检查,结果提示腹盆腔有积液、积血,右下腹有活动性出血可能。下一步将救治的接力棒交给介入与血管外科计佳杰医师手上,即刻在急诊局麻下为患者进行腹腔动脉造影术,但术中未发现动脉出血部位。此时,患者血红蛋白仍进行性下降,凝血功能异常加重,考虑腹腔有活动性出血,救治又遇到了难点。" 我们妇产科医生再联合普外科医生进去看看产妇肚子里的出血情况。" 于红当即作出下一步救治方案。
在医务处的组织下,次日凌晨 1 点 55 分,由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全程保驾支持,于红带领普外科邵翔宇医师、妇产科钱惠勤主治医师、徐敬云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为患者在全麻下进行 " 剖腹探查术 + 盆腹腔积血血凝块清除术 + 盆腔止血压迫术 + 引流术 ",共清理凝血块及积血约 6000 毫升。手术历时近 3 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直接转到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进一步救治,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谢剑锋、副主任医师刘艾然带领医护团队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进行一系列治疗。不久后,李女士康复出院,出院时,她和丈夫为中大医院医护人员送来了表示感谢的锦旗。
专家提醒,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岀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为预防产后出血,建议孕妇在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