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 月 4 日,精英同创汇——广州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攻关交流会在广州实验室举办。活动聚焦生物岛实验室、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两大生物医药研发平台,组织了高校院所、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联盟、投融资机构与 33 支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产学研合作交流。
据介绍,精英同创汇以高端研发团队为核心,是广州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旨在挖掘和利用研发平台的创新资源及综合实力,推动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挖掘湾区研发平台创新综合资源
活动精选了临床转化医学、生物医药大数据分析应用、高端生物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研发等 4 大领域的 33 个国内外落户湾区的核心研发团队与协同攻关方向,重点介绍高端医疗器械 CDMO/CRO 平台、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物等 9 个重点研究方向、技术成果以及产业合作需求。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一院、白云山天心制药、嘉检医学等多家单位分别就治疗心肌梗塞创新中药研发、中成药医院制剂新药开发、高端缓控释药物研发、dPCR 高灵敏度体外检测、罕见病疾病模型构建等与专家开展了交流探讨。
广药集团参会代表表示,目前我国药企新药创制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差距、临床研究能力暂未满足需求等因素制约,亟需推动高端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活动有助于企业链接国内顶尖药物研发团队,做好前瞻性技术布局,支撑高水平产业技术研发。
南方医院参会代表表示,两家研究机构汇聚了 30 多支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为医院科研团队提供了难得的合作交流机会,有助于开拓临床医学转化创新思路。
18 个生物医药协同创新联盟参与
中药饮片行业联盟、药物一致性评价联盟、第三方检验检测联盟、肿瘤临床营养联盟、健康医疗大数据联盟、罕见病基因治疗联盟等 18 个创新联盟联动参与活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联盟、名优中成药联盟、传染病诊断试剂联盟参会代表认为活动聚焦创新人才团队及未来研发方向等产学研合作关键环节,致力打造团队 · 联盟 · 产业的产学研高效合作链条。
近年来,联盟紧密结合与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联盟内外合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助力突破 " 卡脖子 " 的关键核心技术。
" 全球罕见病有 7000 多种,其中超过 90% 没有药物。" 广州罕见病基因治疗联盟项目主管王亚丽表示,该联盟自 2021 年底成立,平时会关注罕见病的研发进展。她在分享环节中留意到,以朱大海为负责人的代谢性疾病和骨骼肌疾病药物研发团队,其中一个拟开发方向——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药物开发,她表示会继续关注研发进展。
政产学研金齐支持高水平研发团队
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徐强介绍了微纳产业流控研发团队。徐强提到纳米技术的发展时说:" 最小的实验室可以有多小?" 据介绍,该团队希望将比较大型的检测逐步缩小,至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完成,以减少人力、物力成本。该技术可以运用到类似新冠病毒检测等生物检测上,或是身体疾病的早筛早检早防上。
活动组织中大、暨大、呼吸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院、广医二院、广药集团、博济医药、广州产投集团、达安创谷、中国银行等多家单位参会,联动广州创新联盟,利用技术人才、科研平台、临床资源、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提升生物医药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水平。
市科技局产学研结合处处长林浩表示,广州不断探索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希望通过系列活动,引导更多的创新资源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推动广州从科技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近年来,在市科技局指导下,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聚焦重点产业,立足粤港澳,形成创新企业院校行、走进实验室、三甲医院对接会等多元化、多主题的原创精准对接活动品牌,促成多项高质量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助力区域创新。下一步该中心将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黄露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