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07
深晚荐书|青年文学的当下与未来 《我曾经和这个世界肝胆相照》新书分享会召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5 日,《我曾经和这个世界肝胆相照》新书分享会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主题是 " 青年文学的当下与未来 "。

活动嘉宾有金理、杨兆丰、江林晚、曹禹杰,他们都是望道讨论小组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持人余雪霁。

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 " 名教 " 批判》《青春梦与文学记忆》等,编有《微光 - 青年批评家集丛》《中国当代文学 60 年》、The Book of Shang Hai 等。

杨兆丰,复旦大学中文系 2018 级硕士研究生,现为华师大二附中宝山校区语文教师。曾获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等文学奖项,在《萌芽》《青春》等杂志发表作品。

江林晚,复旦大学中文系 2017 级硕士研究生,现为游戏编剧。

曹禹杰,复旦大学中文系 2021 级硕士研究生,思南读书会 2017 年度荣誉读者。

余雪霁,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

与会者围绕《我曾经和这个世界肝胆相照》聊一聊今天文学的当下和未来。

这是一本不太一样的文学评论录,它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在场感。它不仅可以阅读,更是可以观看,它像是有一架跟拍摄像机,把复旦大学 " 望道 " 讨论小组课堂文学讨论的实际就记录在纸片上。就像书的腰封上所说的具有探索精神的青年学作者是存在的,也是需要被看见的。

在活动现场,金理老师说,大概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时间小组成员会聚在一起,每次规模大概十多个同学左右,大家在一起讨论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家的创作,但是有一个前提,即讨论的对象都是青年文学、青年作家。每次讨论完以后他们都会把谈话整理成文稿,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这些讨论文章渐渐得到学界朋友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分量,所以我们就把一篇一篇的谈话稿整理成这样一本书稿。

" 望道 " 讨论小组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主持,相关院系本硕学生在正式课程之外,就当代文学现场的新人新作定期进行探讨,每月一次,地点在复旦大学光华西主楼 2719 室。" 望道 " 讨论小组旨在向年轻的、未来的批评家们传递这样的召唤:潜心于流动不居的文学现场,携带着新鲜的问题意识去捕捉文学新芽;立足于此时此地、泥沙俱下、充满偶然与碎片的当下;在每一个不断更新的时刻开启通向永恒与经典的契机 ……

《我曾经和这个世界肝胆相照》

金理 编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年 2 月

相关标签

复旦大学 文学 作文 上海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