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3-08
陈钰纯:“一年太短,我要尽可能为孩子们做更多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陈钰纯

中山市古镇镇海洲第二小学语文老师、语文科组长,获中山市优秀新教师和古镇镇优秀教师称号。2021 年 9 月起支教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中心小学,担任五年级语文老师、班主任,获饶平县小学语文微课设计一等奖和饶平县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报告三等奖

她说:

" 乡村振兴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支教是一代一代人的接力,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支教的队伍中,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

"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走上讲台三年多,27 岁的陈钰纯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这句流传已久的教育真谛。

2021 年,响应中山市 " 三区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号召,陈钰纯主动请缨,来到饶平县新圩镇中心小学支教,任教三门课(本学期再增加音乐课)、身兼班主任的同时,她积极开展镇性和校性公开课,承担多项教学比赛,还组织爱心项目帮助贫困学生。半年时间,她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从一般跃升到全镇第一。" 支教能够满足乡村孩子对知识的迫切需要,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人才。" 陈钰纯说。

■半年时间,陈钰纯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从一般跃升到全镇第一。

她来了半学期,孩子们就拿下全镇第一

陈钰纯出生在汕头,毕业于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她说到潮州支教是 " 回馈家乡 ",父母也 " 很支持很骄傲 "," 潮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能够回馈家乡是件非常幸福的事;这也是我作为教师的梦想,希望能够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一些希望,鼓励他们走出大山,见识更大的世界。"

新圩镇中心小学有 14 个班,500 多个学生,但仅有在编教师 17 名,因此每位老师都要任教多门课程,来支教的陈钰纯也不例外。上学期她带了语文、音乐、道德与法治三门课,这个学期又增加了美术课。陈钰纯坦言,三份备课、课件、教具,不同的教学姿态、教学语言,刚开始她也感到焦虑,但面对孩子们眼里的光芒与期待,她找资深音乐老师请教,上网自学专业知识,加班加点备课。半个学期里,她教会孩子们唱国歌,创编课间手势舞,在元旦汇演中改编的桌扇舞《霸王别姬》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工作量虽然大,但我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自身也在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每天都有收获。" 陈钰纯说。

支教半年来,陈钰纯感受最深的是孩子们的刻苦上进," 他们会早早到学校温习,课后追着老师问问题,晚上还会经常接到他们的‘问题’电话。" 但学校师资力量短缺和教师年龄断层,导致课堂互动性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学习习惯也不太好。

为了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她加强班风建设,设置奖励制度,开展破冰小游戏、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给孩子们关爱、陪伴和理解;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和思维导图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同伴督促中形成良性竞争关系,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习惯养成了,在 " 双减 " 背景下,孩子们的成绩仍然稳步攀升。去年底的期末考试,她所带的五年级 2 班语文成绩从中等一跃成为全镇同年级第一名,就连数学也拿下了第一,在全镇五年级前 30 名的学生中,她的班级占了八个。

她带来展示课,全镇语文教学有了范本

从全国经济强市中山的学校到大山里的学校支教,对比之下,陈钰纯更深刻体会到支教的重要和意义," ‘三区’教育最需要的是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教就是给‘三区’送去优质教学资源的途径。"

为此,在日常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她仍积极参与镇性和校性公开课,并以中山市市级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研究》为依托,执教《渔歌子》开展课题推广的展示活动。课程展示获得镇教研主任的赞许,被认定为教育信息化 2.0 全镇语文教师培训的范本。展示课也直接收到了老师的良好反馈," 同年级的老师希望我能分享课件,她说,你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陈钰纯说,镇领导希望她能开一个全镇性的写作公开课,让全镇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逐步提高。

不仅如此,陈钰纯还承担了多项教学比赛,并屡获佳绩,包括饶平县小学语文微课大赛一等奖,饶平县作业评价报告三等奖,今年她又承担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基本功比赛。" 通过参加这些比赛,我可以邀请老师来听课、磨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能获得提升。"

" 三区 " 教育的资源缺乏还体现在家境困难的孩子面临上学压力,对此,陈钰纯也主动作为。她积极与学校领导、中山市古镇镇组团驻新圩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沟通,通过古镇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曹杨林主任,联系到中山市萤火虫之光爱心队,为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三个孩子联系 " 一对一 " 爱心资助。

三四门课、班主任事务、各种公开课、各项比赛 …… 支教半年来,陈钰纯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陈钰纯说,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饶平县教育局和新圩镇中心小学校长老师们都很关心她,村民们也尊师重教,热情好客,让她 " 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一年的时间太短了,我要尽可能利用好每分钟,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

我最难忘的事

" 我在执教五上《落花生》中借物喻人写法时,让我很感动的是,有一个孩子写到,‘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每当看到蜜蜂,我就想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他们为了养活我和姐姐,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辛苦地工作着,他们就像蜜蜂一样默默无闻,辛勤劳动 …… ’我觉得很感人,感受到孩子的心非常温暖。"

我的高光时刻

" 其实每天都有感动,都是高光时刻。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印象最深的是,我去慰问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习勤奋刻苦的三个优秀孩子时,痛失儿子的爷爷望着我的眼睛热泪盈眶,向我表示感谢。我很高兴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到孩子。"

我的工作展望

" 接下来,我将响应广东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教工作的号召,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交流研讨活动,架起中山市古镇镇海洲第二小学和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中心小学的友谊之桥。同时,希望邀请新圩镇中心小学教师前往古镇镇海洲第二小学做深入学习和交流,提高支教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相关标签

语文 教学 小学语文 乡村振兴 古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