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楚楚
中共阳江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驻阳江市阳东区红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驻红丰村第一书记
她说:
" 要有站得高、看得远的胸怀眼光,也要有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的精巧细心。"
1994 年出生的雷楚楚,在众多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中算是 " 小字辈 ",但她既参与了脱贫攻坚战,又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在经历上可算是 " 老手 "。这些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她曾经 " 公务员是一份按部就班的工作 " 的想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 " 基层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 这句话的深刻感受。
" 在这里,不忘初心是前提,沉下心来是方法,做点实事是目的,过程则伴随着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雷楚楚对新快报记者说。
从 " 技术媛 " 到 " 女干部 ",她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2020 年 8 月,在中共阳江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科负责域名管理、网络维护工作的雷楚楚,来到了阳江市江城区中洲街道麻布演村委会参与扶贫工作。2021 年 6 月,刚从脱贫攻坚战线上撤下来,她又马上投入到了乡村振兴一线。这一次,她来到了阳东区红丰镇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同时兼任红丰村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包罗万象:防疫工作、产业项目挖掘、智慧乡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防返贫监测、消费帮扶 ……" 雷楚楚表示,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令她从一个理工科的 " 技术媛 ",成长为全方位发展的 " 女干部 "。
" 因为理工科出身,习惯了讲究逻辑、抓本质去解决问题,但在沟通调解、干事劲头方面会稍弱,比如刚开始跟群众打交道时感到不知所措,前期探索发展村集体产业项目会一筹莫展,准备各种迎检台账有点焦头烂额 ……" 雷楚楚坦言,每每此时,她都会感到迷茫,甚至自我质疑。" 幸好我很厚脸皮,不怕被拒绝,这使得我在遇到问题时,习惯整理好问题,寻求他人帮助,收集多方信息,这种方法帮助我学会研判问题的思路。" 雷楚楚说,很感谢身边的队友、同事、领导给了自己很大的精神支持和思路指导,让她在每一次遇到困难时都能有思路支持、倾诉出口,让她能够快速调整心态,在指导中去调研问题和解决问题。
■雷楚楚跟随红丰镇驻镇帮扶工作队调研。
比如在人际沟通方面,雷楚楚十分感恩于在麻布演村扶贫时,村里强有力的 " 两委 " 班子," 他们跟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很足 "。在跟随前辈学习的过程中,雷楚楚细致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我发现,前辈们跟群众交流时,会注意换位思考,用接地气的语言去回应村民的需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事事有回应,无论事情能否办成,一定要给群众解释清楚,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慢慢地,雷楚楚也学会了在内容上抓重点、在方式上更柔和,从一个跟群众打交道时不知所措的 " 社交小白 ",变成了能与帮扶户建立深厚感情的 " 知心姐姐 " 和帮助农户把滞销蔬菜全数销售出去的 " 王牌推销员 "。
乡村巨变令她感慨," 更要全身心投入工作 "
在红丰镇驻镇帮扶工作中,雷楚楚进入了新的团队,年轻、有想法、有干劲的团队伙伴带动了她干事创业的劲头。" 我们走遍了红丰镇 15 个村(社区)共 159 条自然村,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和农民家中,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帮扶路径,开展防返贫监测、困难帮扶和消费帮扶,遍访了全镇返贫监测户,了解所需所求,及时调整帮扶措施。" 雷楚楚表示,通过这一系列的走访,团队逐渐形成了帮扶思路,对帮扶工作充满信心。
■雷楚楚参与走访调研珍珠村集体经济项目。
通过走访,雷楚楚对乡村振兴给乡镇带来的变化,有了更深的感触:农户个人以及村集体的家底都更加厚实,增收手段更加多样,基础设施更完善;4G 网络信号广泛覆盖,物流快递、各种形式的电商进入,正拉近着农产品和大市场间的距离;越来越多的市场经营主体带着完整产业链下沉农村农业,成为推动农业经营风险降低、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力量;本土农民创业者正在崛起,成为乡村变革最可依靠的生力军 …… 雷楚楚认为,作为女性,能够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自己是幸运的。作为 90 后,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力量,自己是荣幸的。
" 虽然目前我还是单身,但未来组建小家庭的话,相信我的伴侣也会是一个能够认同我的工作抱负、欣赏我对工作投入认真的人。" 雷楚楚说,现阶段还是更想 "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珍惜机遇、苦干实干,努力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我最难忘的事
" 曾经接触过一户脱贫户,是年迈的父亲带着读大专的女儿一起生活。在第一次走访见面时,我能明显感受到父女沟通交流间的隔阂,父亲对女儿的言辞间鼓励甚少、责骂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借着收集学生资料的机会,我加了他女儿的微信,一来二往,逐渐熟络起来,直到现在我们也会保持联系,她有学习或者人际交往的疑惑,都会跟我交流,这个过程中被信任的感觉,让我觉得很值得。我们一直说,做群众工作一定要用心用情,我想情感是相互的,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情感。"
我的高光时刻
" 之前菜农出现蔬菜滞销,我主动对接联系了市巾帼菜篮子有限公司前来收购,将菜农滞销的 3000 多公斤菜花以 2 元 / 公斤价格全部收购,眼看着地里的菜一车车被运出去,农户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下来,同时也让我这个‘推销员’自豪感满满。"
我的工作展望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更加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