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3-08
长三角对话大湾区丨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牵手双赢,也将带动“中间地带”省份从中受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个地区。过去,大家都是从两地自身维度看其发展。如今,将这两大区域放在全国发展坐标系中,便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 这两大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始终位列第一方阵,如果两地能强强联手,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提质增效、提档增速。"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说。

他对记者表示,长三角和大湾区在产业上开展合作将有助于实现产业互补、补齐自身发展的短板。" 同一家整车制造企业,可以在两地同时建立工厂,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这样将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赵皖平以汽车工业举例。

在产业合作之外,更应该加强的是两地人才的流动。" 在四个一线城市中,长三角和大湾区就占了三个。如果两个区域的人才政策能够打通,切实解决户籍、就业、上学等现实问题,将有助于实现人才无障碍流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赵皖平说。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上海、江苏、浙江的 8 个市、区与安徽皖北 8 市结对合作帮扶。这也给赵皖平构思长三角和大湾区的城市交流合作提供了思路借鉴。

他认为,相较于沪苏浙城市对口帮扶安徽皖北 8 市,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可以实现强市与强市的结对联手。在城市交流的层面,他认为更应该强调的是先进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之间的交流,通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力量。

"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地域上并不直接连结,但这并没有影响两地的交流往来。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中国经济最活跃区域‘中间地带’的几个省份,当前却是发展的凹地。" 赵皖平相信,长三角与大湾区携手,不仅能推动这两个地区自身的发展,还将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带动 " 中间地带 " 省份的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相关标签

长三角 中国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 粤港澳大湾区 安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