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3-08
长三角对话大湾区丨全国政协委员陈海佳:整合两大区域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在科技创新领域,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和合作项目,彼此携手,共同进步。

"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作为一名在粤港澳大湾区成长起来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我对此深有体会。"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说。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氛围浓郁,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陈海佳表示,一方面是各种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科研项目专项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得益于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让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激活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从科学技术到工程到产业化转化,打通 " 最后一公里 ",从而能够更好的反哺 ‍‍ 企业科研创新。

据悉,早在 2016 年,广东省政府代表团到上海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就进一步加强两地科技合作进行交流。2020 年 6 月 30 日,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下称 " 研究院 ")落户南沙,成为两地科技合作的典型样板。研究院凝聚复旦大学科研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推动长三角与大湾区的深度融合,聚焦精准医学前沿领域,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产生突破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汇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陈海佳认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整合两大区域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长三角地区相对发达,国内以及国外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生产中心大部分落户于长三角地区,且生物医药产业链非常完善;而在干细胞与精准医疗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更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科研教育资源以及与国际化接轨的优势。如果两大国家级区域加强在干细胞产业领域的合作,将极大推动我国干细胞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为我国干细胞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作出贡献。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李钢 通讯员 章震

相关标签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 科研 全国政协委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