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08
金城观丨建功十四五 巾帼绽芳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陈凤琦:

奔忙在服务群众一线的热心奶奶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个女性群体,她们作为公益志愿者活跃在社会的每个领域,她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一件事——帮助他人,传递温暖。陈凤琦就是这样一名巾帼志愿者。

面对记者采访,今年已经 70 岁的陈凤琦连说了多次:" 我做的这些微不足道,社会上有很多志愿者做出的贡献更大,更值得报道。" 就是这样一位谦逊朴实的老人,凭着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与奉献,获得了 " 兰州好人 "、城关区 " 道德模范 " 等称号。

从退休时算起,陈凤琦专注于志愿服务已有 15 个年头。从帮扶山区孩子、关心孤寡老人,到组织志愿活动、参与社区防疫,陈凤琦和她的团队 " 兰州生命之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的 20 名志愿者一起,奔走在兰州市,甚至甘肃省各个需要支援的地方,用点滴之爱为社会增添着更多温情。

春节前夕是陈凤琦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时间段,每逢这个时候,陈凤琦就会和志愿者们前往一些残疾人士、孤寡老人的家中,带着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没有华丽的辞藻,受捐助的人们总是用最质朴的情感表示着对陈凤琦和志愿者的感谢。

不顾安危不计报酬,不挑不拣不怕苦累,在危险到来的时候,总有一些女性志愿者会最先冲上去,成为一名义无反顾的 " 逆行者 "。陈凤琦就是如此,在去年 10 月那场突袭兰州的疫情中,穿上 " 红马甲 " 的她和很多名女性志愿者一起,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她在寒风中为居民查码登记、维持秩序、解疑答惑,在夜晚为值守人员送去热腾腾的姜枣茶,用行动温暖了许许多多人。

" 年纪大了,快干不动了,特别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团队,让年轻人去组织更多的公益活动。" 陈凤琦笑着说道,"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得通过更年轻的一代传递下去。"

简单的文字无法将陈凤琦的善行善举完全概括,也无法将社会各界女性志愿者的温情服务全部写出,她们用广博的女性智慧和坚韧的榜样力量,播撒阳光、奉献爱心,书写着新时代 " 巾帼不让须眉 " 的故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文 / 图

王琼:

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 反诈之星 "

" 王警官,扫码加微信送空气炸锅的消息真的假的?"" 李姐,这是电信诈骗!我在群里每天都发预警提示,你一定要认真看,有问题就找我,千万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好嘞好嘞,王警官,一定听你的。" 李姐口中的王警官就是王琼,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社区民警。用心琢磨,真情投入,发动合力反诈防诈,王琼将反诈宣传做到了辖区每一个角落,也做到了社区居民的心上。王琼负责的辖区没有发生一起电诈案件,连续两年被兰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评为 " 无诈社区 ",王琼也成了名副其实的 " 反诈之星 "。

自 2017 年从事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以来,王琼针对电诈犯罪频发高发的现状,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在传承经验的同时大胆实践新的做法,总结提炼了 " 网上键对键与网下面对面相结合、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相结合、传统土办法同科技大数据相结合 " 的反诈预防宣传工作模式,做到了辖区反诈宣传无处不在。" 王警官真不简单,反诈工作做的特别好!" 说起王琼,辖区居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针对辖区各金融营业网点,王琼以 " 断卡 " 行动源头治理措施为抓手,对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反诈专项培训;针对辖区企事业单位,王琼采取 " 一体抓,抓一体 " 的宣传方式,先培训单位负责人,再组织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预防电诈专项培训,做到单位内部零发案;针对辖区居民住宅楼院,王琼将反电诈宣传资料带入千家万户,逐户推广国家反诈中心预警小程序,提醒居民不要放松警惕,谨防诈骗。

除此之外,王琼还充分发挥女警细心周到的特点,围绕 " 衣食住行 " 创新宣传方式,精准施策,将反诈宣传融入到辖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联系辖区人流量大的面馆、旅店,群众下载注册 " 国家反诈中心 "APP 和 " 金钟罩 " 预警程序,即可打折吃面、住店;联系辖区桶装水站和饭馆、快递代收点,将 " 反诈提醒便利贴 " 贴在水桶、外卖订单和快件包裹上,让防诈知识随着桶装水、外卖、快递走进千家万户;制作 " 反诈八宝茶 ",在茶杯印上 " 金钟罩 " 注册二维码和反诈灵魂 8 问;在辖区停车场给停放车辆放置反诈 " 提示卡 ",让车主了解反诈知识;针对聋哑特殊人群这个宣传盲区,专门到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向专业老师学习手语,并拍摄手语版反诈宣传短视频,做到反诈宣传不落一人 ……

" 做到这些还不够!" 曾当过兵又当过特警的王琼深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道理。她又主动联系辖区大爷大妈成立了 " 反诈萤火虫 " 宣传小分队,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面。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其他年龄段居民也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一起走街串巷、敲门入户开展反诈宣传。2021 年她被兰州市公安局先后 6 次评为 " 反诈之星 ",荣立三等功 1 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特约记者 李存雄 文 / 图

李瑞旋:

绽放芳华的 " 火焰蓝玫瑰 "

对消防这份神圣的职业,在她穿上制服的第一天起,那份荣誉和使命感就像火焰在心中燃烧,永不熄灭。在这里,她不忘初心,守护平安,用一颗对消防工作的赤诚之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她,就是兰州市城关区消防救援大队中级专业技术职工李瑞旋。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跟随李瑞旋在辖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她对记者说:" 消防工程师,并非外人眼中的走一站、转一圈,虽然不用直面火场,但目光所及之处,思维也必须紧紧跟上,不能背离环境主观审视,必须考虑到所有事情的因果关系序列,如果说救民于水火有千万个逆行的橙色英雄,那么我也一定是他们背后的小小同行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瑞旋每天重复着学习、整理、记录、巡查;她先后参加全区冬季消防安全大检查、打通 " 生命通道 "、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各类专项检查行动,并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和演练检查工作。

同样,李瑞旋作为大队内勤,时常能看到她在加班加点的整理收集各类资料,她深知自己的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又十分重要,只要坚守初心使命,就能竭尽所能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她亦相信 " 勤能补拙,付出就会有收获 ",在工作中每逢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她总会虚心地向同事请教、积极地查阅相关资料,直到弄懂学会才肯罢休,这也是她能从一名普通干部成为岗位上行家里手的根本原因。在家庭中,她也充当着贤内助的角色,因为多了一份使命,就注定多了些考验,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把工作与家庭处理得协调有序,和谐发展。

"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她总是把职责使命放在第一位。" 李瑞旋的同事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通讯员 杜丽娜 文 / 图

徐洁:

用青春书写担当 铿锵玫瑰为正义绽放

作为一名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她跟许多同龄人一样,怀揣着对检察工作的无限憧憬和期待走进了安宁区人民检察院,穿上了一身藏蓝色的检察制服。她没有像当初所憧憬的那样,成为一名公诉席上与律师唇枪舌战,正义凛然指控犯罪的优秀公诉人,而是做了一名默默无闻,以检察匠心和初心雕刻、描绘、传播检察工作、检察声音的书写者、传播者。她就是安宁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徐洁。

" 检察宣传工作是辛苦活、走心活,要用蕴含着热爱、责任、创新、情怀的检察‘匠心’精心打磨每一篇新闻作品。" 在安宁区人民检察院从事 17 年宣传报道工作的徐洁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面对案多人少办案矛盾以及重业务轻思想的现实状况,检察宣传工作一开始举步维艰。" 案子都办不完,哪有时间去写信息 ",这是宣传伊始徐洁听到最多、也最直白的拒绝。多次碰壁,也想过要放弃,但是有困难就放弃了吗?哪有什么工作开展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办法去解决。于是,她多次向院党组汇报、一次次与部门负责人、办案检察官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做到了常态化部署、定期汇报检查,在人员和经费上予以充分保障,为检察宣传工作打开了一扇光明的大门。2020 年底筹划建成了新媒体工作室,为挖掘宣传素材,她经常深入各业务部门,抓住一切机会向办案检察官、部门负责人了解、挖掘典型案件办理、特色亮点工作等宣传素材。同时,将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干警年度绩效考核中,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相挂钩。通过系列努力,终于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重视宣传、宣传与业务一体推进的良好氛围。

" 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美好需求,需要通过检察履职来保障实现,更要通过检察宣传让老百姓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 徐洁说。作为宣传工作的牵头者、负责者,徐洁深知责任、担子重大,对每一个宣传素材、每一篇新闻信息,她都是一再修改、再三 " 打磨 ",做到该表达的都表达出来,要说的话都说了,确保发布的每一篇宣传信息都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为了解读好人民群众关注的人身财产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扫黑除恶、司法救助等重点、热点内容,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检察职能的多样性、全面性相结合,树立检察机关既是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人的检察新形象目标,她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检察主体工作为根本,从宣传重点、方式、导向、效应及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检察新闻宣传服务、影响、引领作用,让宣传工作真正成为检察中心工作的 " 助推器 "。

"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驻足回望,庆幸的是当初作出的每一个选择的汇聚,让徐洁成为一名人民的检察宣传干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变迁,她的检察宣传之路还将继续,无论路途平坦或是崎岖,都将不改初心,努力前行,以智慧、奋斗、实干继续谱写安宁检察宣传工作新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 文 / 图

宋振红:

撒播爱与温暖的 " 公益天使 "

" 兰州市十佳志愿者 "" 兰州好人 "" 甘肃好人 "" 全国助人为乐好人 "" 甘肃最美十佳志愿者 ""2019 年中国公益爱心大使 "…… 从 2007 年决定和几个朋友投身于公益事业起,15 年来,宋振红所获的荣誉就没有断过。笑起来眼睛会变弯,说话时语气温温柔柔,可能是多年在做温暖的志愿者的原因,宋振红身上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要接近她的亲和力。

"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宋振红一直将这句志愿者精神记在心里,内化为自己践行公益活动的指引,寒来暑往、春去冬来,每一年,她组织参加的敬老孝亲、助残助学、扶危济困的活动都不下百余场。" 看见别人遇到困难就会想着帮一把。" 宋振红说。

作为负责人,宋振红连续多年带领着她的团队——兰州公益心社会服务中心,针对甘肃省数十个贫困山区的小学做助学活动,号召志愿者 " 一对一 " 结对帮扶困境学生 360 多人次,并为岷县 3 所小学安装净水设备和儿童游乐场。此外,她和团队还对接爱心企业为岷县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捐赠 120 套课桌椅子和总价值 5 万元的学习用品等。

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宋振红也从未害怕过,岷县地震泥石流发生后,她第一时间让朋友打印一万份倡议传单,号召志愿者上街发放,积极筹备物资。短短几天时间内,就筹集到价值 20 万余元的棉被、方便面、矿泉水、雨鞋等生活用品,并和城关区文明办派出的物资车一起前往受灾现场,为当地民众解了燃眉之急。

宋振红坚毅、无私的品格影响了很多人加入公益事业。2020 年疫情初发时,宋振红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 宋阿姨,我家里有很多苹果,能不能通过您的力量,把这些苹果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家住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的罗崇莉焦急地在电话那头说,看到抗疫前线紧缺物资,她想把自家的苹果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为疫情防控出份力。

收到消息后,宋振红被这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小姑娘深深感动,她立刻组织团队力量,发动队员找车、找箱子,第一时间就赶往了罗崇莉家中。将 10 吨苹果打包、装载完以后,其中 8 吨被志愿者们送到了西固区人民医院和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中,剩余 2 吨苹果分别送给了 6 个执勤卡口点、2 个社区、2 个无偿献血点和 3 个公益组织,还有 60 户空巢老人与残障人士家中。

" 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公益事业从不求回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真的特别好!" 宋振红表示。

阳春三月,金城处处都是温暖的气息,还有很多像宋振红一样的巾帼志愿者们在各个社区、乡村传递着 " 爱 " 的力量,她们在群众身边时刻回应需求、聚小家大爱展现家国情怀,正通过志愿服务将社会温暖不断接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文 / 图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突袭 志愿者 兰州 派出所 公益活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