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她,是一个 " 海归 ",把东西方文化精粹融入日常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她是一名军嫂,以女性的温婉与坚强,支撑起小家的柴米油盐教子孝老,让爱人心无旁骛地书写强军诗篇; 她是一名党员,时刻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自我价值与创造社会价值相统一。她,就是珠海市担杆镇建镇以来首位女性党委书记、2022 年广东省 " 三 八红旗手 " ——黄静静。
" 通过努力工作改变一些人和事,这才是人生价值所在"
上世纪 80 年代,孩童时期的黄静静,跟随在乡镇基层工作的父亲 " 走村入户 ",切身感受过广大基层干部 " 筑梦田垄间,奋斗于乡野 " 的工作常态," 严于律己、踏实做事、平和待人 " 的 优良家风家训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黄静静。
" 农民伯伯们很不容易,种地很难挣钱,丰收的话农产品价格低,减产收入更低,爸爸作为基层工作者要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束希望。" 恰逢改革开放的浪潮,黄静静的父亲带领当地百姓 开设砖厂、成立建筑队,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姿态誓与贫困的生活做斗争。父亲的所做作为,悄然间化为一颗种子,在黄静静的内心深深地扎下了根。
怀揣着梦想,黄静静发奋学习,吉林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到英国攻读金融类研究生,还曾游历 20 多个国家,纵横南北、融贯东西的学习成长经历,让黄静静充分汲取了东西方文化精粹。然而 时光荏苒,黄静静对群众和基层工作饱含真挚的热爱与深情却从来没有褪减。
2004 年,深造回国的她毅然放弃名企高薪抛来的橄榄枝,选择将父亲那一辈平凡而光荣的事业传承下去。" 我们这代人在父辈的庇护下成长,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可以很平和的面对功利, 回归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黄静静坦言,通过努力工作改变一些人和事,让他们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这才是人生价值所在。
2011 年,黄静静被调任珠海市桂山镇任党委委员,首项工作就是创建广东省卫生镇,为老百姓打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由于海岛的封闭性,导致很多原住民观念较为陈旧,几乎家家户户 的门前屋后都堆满了废轮胎、旧床垫等生活垃圾,雨天过后滋生难闻气味。单纯地把垃圾清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改变当地居民的老旧观念才能一劳永逸,黄静静和她的同事们一家一户登 门拜访,手把手教居民们垃圾如何清理,杂物如何归类,同时选取较为配合的居民进行房屋改造,通过打造标杆及示范段的形式激发居民们的主动参与性,在她的推动下,桂山镇先后获得广东 省卫生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广东省文明镇等殊荣。
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黄静静而言,传承父辈的事业并不意味着要重走来时路,当前唯有 " 创新 " 二字才能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2016 年,黄静静担任桂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如何改变海岛面貌、带领海岛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道路,成为摆在她面前的重要课题。" 单纯的‘穿衣戴帽’并不可取,创新发展才是 出路。" 此刻她丰富的知识积累立刻派上用场,黄静静利用专业知识,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当地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 " 民生为本、政府主导、资本介入 " 的良性循环体系 ——在满足企业、商家合理诉求的同时,要求企业同步做好民宿周边整体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政企联动,里应外合,将环境脏乱差、杂物乱堆放等 " 老大难 " 问题一并解决。与此同时,她还提 议提升桂山岛的旅游定位,邀请实力企业进驻,建设风格各异的中高端民宿,以新民宿带动旧民宿共同发展。
" 她对海岛建设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十分庆幸有这么一个‘大才女’带领我们一起发家致富。" 随着改革的 " 试水 " 成功,海岛商户和居民们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纷纷称 黄静静为致富路上的 " 引路人 "。
" 要让基层工作开展好,必须把队伍带好 "
" 不仅是父亲,那些扎根偏远地区为民服务的前辈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要为了完成任务去做表面功夫,只有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谋福利,老百姓才会真正满意,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根 本。" 黄静静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她多方链接社会资源,引进专业社工机构上岛,全面开展居家养老、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社会服务,让海岛的社会治理领域首次有了专业的社工服务,桂山镇社会治理工作领域取得全新突 破。2018 年 6 月 27 日,桂山居家养老服务站在桂山镇桂山村正式揭牌成立,作为珠海万山海岛上的首个居家养老服务站,让海岛老人也能与市区老人一样享受到专业的社会服务。
" 感谢政府让我们老人家生活有依靠,健康有保障。" 揭牌当天,79 岁的梁阿婆拉着黄静静的手激动地说。
短短几年时间,桂山、桂海两村村容村貌经过大力改造,渔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创美庭院 " 试点创建,让海岛群众拥有更加美好和谐的海岛生活环境;两村还成立了休闲渔业公司,使村民和集体的经济收入都有了大幅增长,同时还积极为海岛群众提供餐饮、旅游等方面 专业技能培训,大幅提高了两村居民的就业机会。
" 每次看到海岛群众能从政府工作中获益,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2021 年 6 月,黄静静调至珠海市担杆镇任党委书记,基层工作开启崭新的一页。
" 要让基层工作开展好,必须把队伍带好。" 黄静静认为,党员队伍是担当海岛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担杆镇镇党委书记,她必须调动全镇党员的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 投入到海岛建设和服务群众当中来。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这支党员队伍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冲在前列、干在实处,全面落实落细重点人员管控;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积极与隔离在家的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安 排人员定时定点为他们送去生活所需品;多次到核酸检测现场进行巡查,及时掌握现场工作情况。一时间," 戴党徽上岗 "" 扛党旗驻点 " 的党员志愿先锋队成为海岛疫情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 景线。
担杆镇作为珠海离岸最远的海岛,流动人口较多,户籍居民大多迁至香洲区定居,为了让户籍居民和常住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她创新提出 " 党委主导 + 群众点单 + 民主决策 + 多元 参与 " 的治理思路和 " 五位一体 " 的灯塔议事会,更是打造 " 海岛之家、职工之家、三务之家(党务 + 警务 + 岛务)" 三大社会治理平台,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全方位推动了海岛社会治 理现代化。
此外,黄静静还提出 " 网格 + 党建 " 模式,将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网格化,实现 " 一人一格 ",覆盖所有常住居民,每位党员要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及时传达党的政策与关怀,收集民生 问题、意见与建议,以民生微实事项目为着力点,做居民喜闻乐见的实事。
" 政府兜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要政民一家,就要营造家的概念。" 黄静静说,为居民服务,需要了解居民的需求,鼓励居民参与到整个海岛的建设,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是其中一份子, 整个海岛才有凝聚力。
黄静静 有 " 四个家 "
" 好多同事都称我女强人,其实我只是多了点韧劲,用毅力逼着自己去拼去干而已。" 当你细心观察,黄静静同样有着巾帼女性柔情似水的一面。
在担杆镇近一年的时间里,黄静静习惯一有空就到岛上 " 溜达 " 几圈,公共厕所有没有异味、设施有没有损坏,哪里可以添个微景观,何处需要升级改造 …… 这个习惯一直跟随着她来到担 杆镇,随着每天行走步数增加,她心中的 " 账本 " 也逐渐填满。" 每件小事只要当一回事儿,加起来就是民生大事 ",随着一次次的入户调查、一次次的 " 溜达 " 勘察和一次次的乘风破浪,她 对这片土地和百姓的热情也在沉淀和升华。
黄静静 " 爱溜达 " 的习惯,同样体现在同事之间。工作时间,她极少呆在自己的办公室,而是游走于各个部门,为同事们遇到的工作难题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发现不足总能第一时间解决。 由于交通不便,担杆镇的干部职工工作日期间大多都住在岛上,下班之后黄静静则像一位 " 邻家知心姐姐 " 一般对同事们嘘寒问暖,从不忽略任何一位工作人员的感受。
为了加强党群联系,黄静静通过 " 互联网 + 党建 " 的方式,打造 " 灯塔夜读 " 线上云课堂,每周三晚安排班子成员、支部书记、优秀党员轮流在微信群内分享海岛故事、工作感悟,共同学习 上级政策和温故党史知识。一时间,全镇 182 名党员以新的方式熟络起来,在阅读每位分享人的故事后,越来越多的党员受到启发,为海岛建设建言献策,真正发挥党建 " 灯塔 " 引领示范带动作 用,担杆镇党委、镇政府每一位成员都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黄静静不仅把全部身心投入海岛工作,她还在海岛找到了一份真挚的情感。2016 年,黄静静与丈夫海岛结缘,成为了一名 " 军嫂 "。次年爱人因工作调动两人开始聚少离多。如今,黄静静 有 " 四个家 ":自己长期住在外伶仃岛,19 个月大的儿子住在外公外婆家,婆婆一个人住,爱人长期在外地。
在黄静静看来,加强沟通是维护家庭和睦的重要方式,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宿舍,黄静静便打开手机,与家人视频相聚、为孩子的订早教课、预约疫苗接种、为丈夫添置新衣、为婆婆购买面 霜钙片 …… 一律线上搞定。虽然无法每天陪伴在孩子及家人身边,但黄静静一直在用她特殊的方式悉心呵护着这个家庭。由于沟通到位,再加上家人之间互相包容扶持,同住一社区,邻居们说 起黄静静的家庭,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们家风和睦,是新时代 " 文明家庭 " 的典范。
在黄静静看来,广东省 " 三八红旗手 " 的荣誉并不属于她个人,一方面是对海岛发展成绩的肯定,另一方 面则是对成百上千和她一样扎根基层的女性群体的一种表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张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