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08
慈善口述史 | “关爱行动”成深圳名片 创造性推出社会救助民间组织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03 年 12 月 18 日,首届 " 深圳关爱行动 " 在全市六区同时启动,现已形成了 " 政府主导、媒体承办、全民参与 " 的运作模式,其探索的 " 社会救助民间组织模式 " 在全国是个创举。

口述人:张占恒(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四十年工作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和繁荣

我工作 40 年,从事新闻工作 36 年,在新闻单位工作了 30 年。

在北京的企业工作时,筹建了北京医药行业唯一的一家企业报《燕晶报》。后调到新闻单位后,非常有幸亲历了刚刚筹建的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的机关报一一中国医药报创刊工作,后又加入到也是筹建中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机关报一一中国开发报创刊工作。

调到深圳工作,也是很有幸亲历了中国第一家政府机关报一一深圳市政府机关报《深圳商报》的复刊工作。

几十年的新闻工作,除了获过省、市和国家专业类新闻奖外,无任何成就和贡献。但这些经历,回忆起来,是我人生的财富和人生的意义。非常幸福的是我亲历、见证了深圳这个 " 奇迹之城 " 的成长、发展和繁荣。

说到公益事业,我也是深圳市关爱行动和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曾长时间担任市关爱办的副主任和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的常务理事,参与策划和组织实施了多项如 " 募师支教 "" 红动鹏城 " 等在全国或省市受到表彰的大型公益活动,参与策划并组织推选出如丛飞、郭春园、孙影一大批在全国深具影响的爱心人物。

2019 年 1 月 15 日,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监事,我作为深圳市关爱办原副主任、 深圳报业集团原副总经理,开始担任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从而成为一名专职的公益人。

关爱行动壮大了爱心力量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过," 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有一个大提升。" 我觉得,深圳关爱行动于 2003 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后,就是践行这样的理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彰显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的理念,解决社会痛点堵点,为市民办实事好事。

可能还有些市民不清楚深圳关爱行动是一个怎样的活动,我也给大家介绍下,深圳关爱行动由深圳市文明委主办,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等联合承办,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深圳报业集团。从 2003 年创办至今,深圳关爱行动已和市民温暖同行了 18 年,共组织开展了 3 万余项爱心活动 ,吸引了千万人次参加,培育和宣传了丛飞、孙影、陈如豪和吴清琴夫妇、李亚威、郭春园、李传梅等 600 多个爱心典型,推动形成 " 募师支教 "" 燃料行动 "" 深圳市爱心与共幸福促进中心 "" 城市关爱空间 "" 劳务工关爱基金 " 等 2000 项优秀公益项目,形成了 " 政府主导、媒体承办、全民参与 " 的运作模式。

" 党委政府主导、媒体承办推动、企业社团协同、社会公众参与 ",关爱行动的这一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推出各项增进民生福祉的政策措施,发动新闻媒体参与公益慈善项目运作与宣传,动员全市企业、社团和社会公众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参与各类爱心活动。市委书记亲自担任关爱行动组委会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关爱行动组委会秘书长,每年召集全市各组委会成员单位谋划推动全市关爱工作。这种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又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 政府 " 和 " 社会 " 共同作为公益事业推动的主体,壮大了爱心力量,激发了社会活力。

参加公益活动让我们向社会传递着爱意和关切

作为一名热爱公益的人士,这些年深圳关爱行动有很多活动都是我非常喜欢且热衷参与的。2017 年起,关爱行动在新春期间推出 " 新春关爱行动 ",并列入深圳 " 城市文化菜单 " 开篇之作,重磅推出。连续几年,以 " 爱在深圳,情暖鹏城 " 为主题,新春关爱行动都在新春期间集中开展了 " 感恩慰问 "" 来深过年 "" 文化福利 "" 志愿服务 "" 温暖回家 "" 网络公益 "" 精准扶贫 " 几大板块千余项关爱活动。既有送慰问品、慰问金的物质关爱,也有音乐、歌舞、曲艺、杂技、皮影、综艺、电影等进基层的文化关爱,向每一个人传递着浓浓爱意和深深关切,让城市春天的温暖直达人心。

在我看来," 新春关爱行动 " 中 " 温暖回家路 " 关爱活动重点解决来深建设者回家难问题。近年来,每年通过组织车辆、加开专列、爱心拼车、联送车票、发放补贴等多种方式,精准配置力量、广泛整合资源,帮助了数十万来深建设者温暖返乡。这些年,我也组织、帮助过不少来深建设者回家,看到他们平安回家后给我发的信息,内心非常幸福。

2020 年 1 月 1 日是 " 第五届 " 步步行善 " 新年网络公益行动,我和深圳数万跑友一起,迎着晨曦和微风来到罗湖体育休闲公园,向着希望出发,以为爱奔跑的姿态迎接 2020 年的到来。深圳作为 " 最互联网城市 "," 互联网 +" 是深圳鲜明的特征符号。" 步步行善 " 新年公益网络行动,是深圳关爱行动在 " 互联网 +" 公益平台上所做的一种创新。这是一项公益、绿色全民行动,线上线下结合,市民通过 APP 捐赠步数,公益机构折算现金,让每一个普通市民都参与公益。

我知道,由于工作性质,深圳很多人上班时间总是伏案工作,下班后就蜗居在家里,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导致身体日渐发福,整天无精打采,身体运动机能也有些下降,有时走几步路都觉得累。参加 " 步步行善 ",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还可以参加公益,成为爱的使者。

以 2016 年的 " 步步行善 " 活动为例,网友们徒步的里程加起来接近 562 万公里,相当于围着地球赤道走了 140 圈,筹集善款达 2000 余万元。活动的受欢迎程度,体现了一种新的善行潮流——将公益融入生活,公益与健康结合。2018 年 11 月 14 日," 步步行善 " 新年公益网络行动入选 "2018 广东十佳网络公益项目 "。

文明,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赞赏

有市民表示:" 关爱行动培育和宣传了一大批爱心典型,托举起深圳 " 关爱之城 " 的城市特质,参与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已成为深圳人的生活习惯和现代时尚,使深圳不仅拥有高楼大厦,更拥有以 " 爱 " 为名的城市品格高度。"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很对的。如何用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手段,形成多元共建的社会治理合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深圳关注的一个发展命题。关爱行动,用政府倡导、多元共治的方式,提供了城市关爱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样本。

关爱行动通过顶层设计,搭建涉及民生福利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组委会、开展全市性系列典型推选和 " 感动深圳 " 表彰晚会等方式,使 " 关爱之城 " 日益成为深圳醒目的文明标签,使关爱文化渗透成为城市的文化基因,不断将深圳关爱事业推向新高度。

鉴于关爱行动的突出成效,由国家民政部等部委主办的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确定落户深圳;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学学会、清华大学等社科理论界对关爱行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对关爱行动进行了持续全面的宣传报道。

在我看来,文明,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赞赏。" 关爱之城 " 深圳,通过持续开展的系列 " 关爱行动 ",用点点滴滴的关爱细节,展现 " 以人为本 " 的现代城市文明,持续锻造升华城市的人文品格与精神气质。

媒体助力,推动深圳关爱行动深入发展

媒体的参与是推动深圳关爱行动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说,深圳关爱行动的成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尤其是市文明委当初决定由媒体来具体推动这一爱的平台。深圳报业和广电两大集团及旗下各大媒体,不仅通过公益宣传推动关爱行动,17 年累计投入关爱行动的免费传播资源超过一亿元,更重要的是发挥媒体的力量,群策群力、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关爱行动和公益项目的发起、实施和传播中来。

尤其是深圳报业集团捐资 400 万元成立关爱基金会,经过 10 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深圳乃至全国深具影响力的爱心聚合平台和最具诚信度的公益服务平台。荣获深圳首家 5A 级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去年更是以 99.18 分的最高分通过 5A 复评。截至目前,关爱基金会已经凝聚了超过 1000 万人次的爱心捐赠,累计募集善款逾 3 亿元,公益支出 2.6 亿元,受惠人群超过 500 万人次。

关爱基金会还联手两大媒体集团推出爱心接力个案救助,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报道,牵动全市甚至全国爱心人士,当中媒体人既是发现者又是参与救助者,而关爱基金会同步展开爱心众筹。在社会公众广泛的接力式参与下,最终实现个案救助。10 年来为个案救助累计筹集善款近 800 万元,救助上万人次。

在深圳两大媒体集团的参与推动下,深圳不仅涌现了丛飞、郭春园、孙影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而且 " 关爱 . 感恩 . 回报 " 精神日渐深入人心,深圳关爱行动成了我们城市的一张名片,深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 " 关爱之城 "。

2020 年 1 月底,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后,关爱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年三十启动应急响应,整个春节无休,成立抗击疫情指挥部和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发起 " 抗击疫情圳在行动 " 公益项目,开通爱心善款和物资接收热线和渠道,通过官方网站、腾讯公益等平台发动爱心企业、爱心市民捐款捐物,凝聚深圳爱心力量迅速驰援武汉以及湖北乃至全国疫情严重地区,支援深圳抗击疫情一线。

截至目前,筹集善款等近 2000 万元,其中接受捐赠物资价值超过 400 万元。推出了 " 抗击疫情驰援湖北(武汉)" 关爱行动、" 抗击疫情守护深圳 " 关爱行动、驰援武汉居家后援行动、致敬最美逆行者关爱行动、社区战疫关爱行动、全民战疫关爱行动等一系列驰援湖北(武汉)和守护深圳的关爱行动,将凝聚深圳人爱心的善款、医疗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抗击疫情一线,送达抗疫一线的物资包括口罩、病人监护仪、洗手液、隔离衣、酒精、消毒泡腾片等,主要帮助战斗在一线的医护防疫人员以及守护城市的街道社区、交通、警察、水务等一线抗疫人员,解决医疗物资甚至生活物资短缺等问题,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也帮助居家隔离的家庭解决生活和心理等问题。

推动公益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生活

为了推动公益融入市民生活,关爱基金会努力探索公益领域的场景革命,打造出一系列市民参与公益的新场景。关爱基金会和关爱办、深圳特区报共同打造 " 步步行善 "、" 公益金百万行 " 等平台的 " 跑步 + 公益 " 场景,和深圳晚报合作打造 " 爱心红桌布 " 的 " 吃饭 + 公益 " 的场景。整合各方爱心力量努力探索 " 购物 + 公益 "、" 演出 + 公益 "、" 电影 + 公益 "、" 旅游 + 公益 "、" 阅读 + 公益 "、" 游戏 + 公益 " 等一系列公益新场景,将深圳人的吃喝玩乐生活场景打造成为激发市民参与关爱行动的多元化公益场景,最大程度激发市民的良善,推动公益融入深圳市民的生活。

红动鹏城关爱行动就是基金会联合关爱办、腾讯公益、深慈联等重点打造的以红色为主题的公益场景。从 2019 年致敬新中国成立 70 年策划推出,2020 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主题升级,到 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的持续开展,已经成为关爱行动的重点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公益节的年度公益项目奖和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奖。

2019 年的 " 红动鹏城关爱行动 ",爱心红桌布铺进 179 家酒楼餐厅,1000 多名红马甲走进 200 多个社区开展义卖,爱心红市集辐射 10 个区。20 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20 多个专版集中呈现,百度搜索 20000 多条,曝光量达 200000000 人次。2020 年围绕特区 40 年的主题,联动关爱行动最具品牌影响力的 40 多家公益机构,推出 50 多个品牌项目,策划了爱心红桌布、爱心红舞台、爱心红土地、最美深圳红等一系列活动,以红色为主题,把关爱基金会 "99 公益日 " 在腾讯公益上线公益项目与爱心市民、爱心企业和商家线下联动起来,吸引 10 余万人次捐赠,捐赠善款 600 多万元,超过 1000 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互动,曝光量上亿人次,成为深圳最暖心的爱心盛事。

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关爱基金会 2021 年继续开展 " 红动鹏城关爱行动 ",联动深圳 100 个基层党支部和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 党建+公益 " 的红色主题公益行动,最大程度激发党员和干部参与关爱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采写:马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