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09
深晚报道丨变废为宝 深汕这家节能环保企业今年冲击营收翻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最大的 " 风口 " 之一,这些汽车退役后流向何处?又如何实现变废为宝?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走访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乾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 深汕乾泰公司 "),从这家行业头部企业一探究竟。

深汕本土培育的国家高新技术

走进位于鹅埠产业路北的乾泰工业园,记者看到,停车场停满了待拆解的报废客货车辆; 汽车拆解车间里,工人操作着机械臂逐一按流程进行拆解,并对零部件进行分类处理; 在电池梯次利用产线,电池单元经过检测、筛分、组装,成为电动自行车等所用电源。

深汕乾泰公司是较早进驻深汕合作区的企业之一,注册成立于 2016 年 9 月,为什么选择落户深汕?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是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广、政策领先的城市之一,深汕合作区兼具产业配套政策和土地成本双重优势,可有效支撑深圳产业拓展和企业长远发展,同时,便于加强与深圳市内企业的合作及与市内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产业衔接。

为此,深汕乾泰公司提前布局,在深汕合作区获得 13 万平方米用地空间。乾泰工业园一期投产建筑面积 10.8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6.8 亿元。园区内建设了报废汽车拆解、退役动力电池智能拆解检测、重点零部件和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报废动力电池物理环保等多条生产线和相关环保设施设备,于 2020 年正式投产。

细细数来,这家 " 生于深汕、长于深汕 " 的年轻企业已是荣誉加身。它是国内首家获批报废新能源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企业白名单,并获得省市相关认定。企业掌握的电池梯次利用中核心的电控技术专利,可使产品具备更高的使用寿命和更强的稳定性,并已规模化应用。

乘产业东风依托深汕总部布局全国市场

在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大背景下,深汕合作区正全力打造深汕智造城市级创新集群区,在中部环境产业园布局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深汕乾泰公司董事长董杨说,公司搭乘行业东风和深汕合作区带来的发展契机,获得迅猛发展。

2020 年,深圳市属国企深高速集团联合鲲鹏资本入股深汕乾泰公司,形成国资控股。国资带来的资源支持,为深汕乾泰公司打开了更大的市场,推动了与深高速集团和上下游国企的产业协同、与龙头汽车厂家的合作。2021 年,深汕乾泰公司实现营收约 1.3 亿元,较 2020 年营收增长 745%。其中,报废商用新能源车拆解和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各占一半左右。2022 年,开年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翻番的 " 小目标 " 有望达成。

董杨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技术、资本、管理优势,发力产学研用合作、商业模式突破、应用场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力争在行业未来的爆发式增长中分到更大的市场 " 蛋糕 "。企业还将以深汕总部为根基辐射全国,推动深汕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助力深圳 " 无废城市 " 建设。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程泉

相关标签

新能源车 新能源 深圳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