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上沙东村 21 巷 7 号楼的 26 户居民从未想过,他们的命运有一天会与楼里的邻居紧紧绑在一起。深圳本轮疫情发生后,该楼栋所在区域陆续被划为管控区、封控区,目前依然处于封控状态。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日子里,大家的生活似乎有了许多变化,从最初的慌乱到后来的平稳,从之前的互不相识到现在的其乐融融,从过去的忧虑焦灼到如今的满怀期待 …… 这些天,这栋楼的居民经历了什么?在楼栋的微信群中,这段时光正以聊天记录的形式将它的宏大娓娓道来。
2 月 26 日:" 房东邀请你加入了群聊 "
上沙东村 21 巷 7 号楼居民孙伟娟近来总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 二房东 ",但这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二房东。3 月 1 日,孙伟娟临危受命,受房东委托成为该楼栋的楼栋长。" 房东不住在这里,年纪也比较大了,很多手机上的东西都不会操作,所以他就建了微信群并委托我担任楼栋长。" 孙伟娟说,楼栋之前是没有微信群的,该区域被划为封控区后,才紧急拉了群。
" 房东邀请你加入了群聊。"2 月 26 日晚,楼栋的每户居民都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消息,自此之后," 东村二十一巷七号防疫群 " 正式成立,楼栋长带领全体居民与新冠病毒搏斗的征程正式开启。
楼栋长的工作十分琐碎凌乱,却被孙伟娟梳理得清清楚楚。封控期间,楼栋长是楼栋居民的代表,负责对接协调整栋居民的人数信息报告、物资接收、带领工作人员上门核酸采样、收集反馈居民诉求等一系列工作。孙伟娟成为楼栋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大家在微信群中备注好自己的房号及房内居住人数。为了在领取物资时做到心中有数,孙伟娟还特意做了一个表格,记录好每户的人数,并备注好哪户有小孩、哪户有老人、哪户有孕妇等。
这项工作让孙伟娟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我之前就是在企业做管理,所以对这一套比较熟悉,但居民和员工毕竟还是不太一样,所以这个事情依然有一个艰难的过渡。" 所幸楼栋的居民都还比较配合,每当孙伟娟在群内发布通知,大家基本上都能够快速回复、响应。
3 月 1 日:"这么多,他们吃得了吗?"
楼栋长带头做好服务,其他居民积极响应配合,是 7 号楼近些天的一贯风格。但即便大家的行为都按照防疫要求及楼栋长的安排来,但总不可避免地时不时产生一些小情绪。
" 什么时候解封啊?" 是孙伟娟听到最多的问题。每当有居民这样问,孙伟娟总会回答:"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相信事情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孙伟娟眼中,邻居们像一只只受了惊的小兔子,他们需要安慰、需要希望,而她,就是直接向居民传递关怀、传递希望的那个人。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孙伟娟说,在楼栋里居住的,有一些是的士司机、外卖骑手,他们不出门工作就没有收入,所以憋在家里很着急。最开始的几天,有时候物资配送不及时,有的人会想自己是不是被抛弃了,孙伟娟总会耐心开导:" 我已经跟工作人员反映了,大白很快就会过来给我们送的。"
3 月 1 日、2 日,福田区为沙头街道 " 三区 " 居民送上了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爱心配餐,由于配送人力不足,部分居民没有按时收到。看着其他楼栋的居民喜滋滋地晒图,7 栋 7 楼的一位居民在群里失落地说:" 这么多,他们吃得了吗?" 其他居民也纷纷表示羡慕,觉得收到配餐的居民很幸福。
但失落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这份幸福很快就落到了 7 栋。3 月 1 日晚,7 栋也收到了福田区配送的麦当劳。" 所有人,现在快去一楼领取麦当劳!" 看到大白推着手推车过来,孙伟娟迅速将大家的配餐小心收好,并通知大家前来领取。大家迅速在群里回复,之前的失落情绪一扫而空。
小情绪的背后藏着生活的苦,而 " 三区 " 居民幸福感的背后,藏着所有防疫工作人员全力的付出,藏着福田区对群众真切的关怀,以及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不断优化服务的努力与决心。
3 月 2 日:"503 吃过了,需要的多拿一些吧"
7 栋的居民大多数都自己开伙做饭,所以家里往往备有 " 余粮 "。3 月 2 日,大家又一次收到了福田区送上的爱心配餐。过了一会儿,503 的居民在群里发消息:"503 吃过了,需要的多拿一些吧。" 孙伟娟说,类似的事情最近在他们楼栋经常发生。" 谁家有多出来的餐食,都愿意贡献出来,给更需要的邻居,大家互帮互助,觉得特别温暖。"
短短十几天,大家从互不相识到其乐融融,团结一心配合好防疫工作,是 " 战友 ",更是 " 家人 "。随着防疫物资、人力不断充足,配送机制、服务不断优化,大家的心情与心态也渐渐平稳了下来,除了讨论疫情相关话题外,大家也开始在微信群里闲聊了。
" 谁家在包饺子?好像一直在剁馅。"4 楼的居民先发出了疑问。" 应该是 5 楼。"" 异于常人的腕力!" 随后,大家纷纷在群里猜测,到底是几楼在剁馅,以及他们家今晚吃什么馅的饺子。有人猜韭菜肉馅,有人猜全肉馅,甚至有人开始探讨刀剁出来的馅好吃还是绞肉机绞出来的馅好吃。大约过了半小时,5 楼的居民出来 " 破案 " 了:" 不好意思,是我在剁肉,不过我没有包饺子,是准备炒菜。" 并配上了一个 " 笑哭 " 的表情。
随着防疫服务机制的平稳运行,以及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封控区居民吃得饱、喝得足,心情也愉悦舒畅。微信群聊天内容中透露出的惬意,为紧张的防疫工作 " 擦了擦汗 ",更为防疫工作送上了另一种形式的支持。
3 月 5 日:"保持住,我们就解封有望了"
身处封控区,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解封。很多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疫情防控的最新资讯,并开始在群里讨论什么时候能够解封。
3 月 5 日,上沙社区自 3 月 1 日以来首次实现全员核酸检测阳性零新增,有人将新闻链接转发到群里以后,大家都乐开了花。7 楼的一位居民首先发表感慨:" 上沙东村终于病例减少了!" 孙伟娟随后回复:" 是啊,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保持住,我们就解封有望了。"
服务越来越到位,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大家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战胜新冠疫情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尤其是在 3 月 8 日,深圳公布 " 三区 " 解除条件后,大家都觉得更有了盼头。
虽然曙光已初现,但战斗仍在继续,7 栋依然处于封控状态,在高兴之余,孙伟娟也不忘提醒邻居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按照防疫要求配合好防疫工作,保持住来之不易的成绩。" 大家其实也都非常清醒,知道这时候依然不能轻敌,所以防疫工作依然开展得很顺利。" 孙伟娟说。
孙伟娟也盼着能快点解封:" 我想快点出去回到工作岗位上,要加倍努力搞钱。" 孙伟娟笑称,满心装着工作,这是深圳打工人的 " 基本素养 "。
居住在福田的深圳打工人孜孜不倦,不断在努力工作中为深圳贡献着价值,收获着自己的成长,而福田从不会,也决不会让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真正失望。风雨中并肩前行,雨过天晴后一起拥抱阳光,这或许是 " 幸福福田 " 的另一种深刻内涵。
深圳晚报记者 刘轶轩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