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2022 年 3 月 10 日是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主题是:吾爱吾肾,知识强肾。 3 月 9 日,现代快报 " 名医天团 " 直播间邀请到了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华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首席二级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必成教授,来聊聊肾脏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本次活动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问:肾脏病检查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血肌酐水平。这个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患者就会比较紧张。您能不能说一下血肌酐升高有什么意义?
刘必成:肌酐是我们肌体内肌酸代谢的一个产物,在正常人体内水平是性对恒定的。它主要由肾脏通过产生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能够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它也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肉吃多了,短时间内剧烈运动,或者肌肉受伤了,这时候肌酐也会高,但是这时候它反映的不一定是肾功能的变化。
因为检测简单、数值相对稳定,因而它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所以在常规查体当中,是比较常见的检测指标,当然我们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还有很多。
问:小便的时候,感觉泡沫比较多,这是不是蛋白尿?蛋白尿是不是反映肾脏不好,甚至是一个警报信号呢?
刘必成:肾脏病常被称为 " 沉默的杀手 ",就是因为许多人的肾脏病其实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肾脏病呢?刚才提到的小便泡沫多,实际上这就是蛋白尿的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或者说信号。当然,这并不是说小便泡沫多,就一定是蛋白尿。如果泡沫很快就消掉了,也不一定是蛋白尿,如果尿泡沫很多,且不太容易消掉,那就要到医院检查小便了。
我们说肾脏病需要早防早治,对很多老百姓来讲,及早发现肾脏病很重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通过检测尿常规,肾功能,必要的时候,再做个肾脏 B 超检查,就基本上会发现你的肾脏有无问题。至于是哪一种肾脏病,还需要更详细的检查。
问:我有个同事慢性肾脏病又伴有高血压、贫血等相关症状,担心以后发展下去会发展为肾衰,该怎么办呢?
刘必成:高血压和贫血是慢性肾脏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贫血的出现,这往往提示肾脏病病人的肾脏功能已经有明显减退了。
高血压在慢性肾脏病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慢性肾病患者都会有高血压,甚至是严重的高血压。一方面高血压会引起肾脏的损害。这是因为血管内的压力高,会传递到肾脏血管,造成肾小球内的压力变大,所以会引起蛋白尿、肾脏血管的硬化、肾脏组织的缺血缺氧。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治疗,就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另一方面,高血压本身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所以有高血压的人,不仅仅要到心脏科去看,把血压控制好,还要经常查小便,查肾功能,看看有没有肾脏的问题。
所以,肾脏病患者应特别重视血压的管理。在临床上,我们常常看到肾脏病患者如果他没有控制好高血压,他的肾脏病会很快发展到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的管理,除了及时服药,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低盐饮食、注意休息、特别是不能熬夜。我在临床上见到许多年轻人,肾脏病没有几年就发展到尿毒症,一问病史,许多人都与生活不规律,喜欢熬夜的习惯,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如果肾脏病有了贫血,大部分情况下提示他的肾功能已经发生了减退。肾衰竭越重,贫血程度也会越重。由于肾衰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贫血也缓慢进展,因此病人贫血的症状也不很明显,常常不能早起发现而耽误治疗。有贫血患者来医院看病时血色素只有 3-5 克,相当危险了。贫血主要的症状是脸色变苍白,劳动耐力、体力下降,容易疲劳、运动、上楼后心慌等,这些症状虽然并不特殊,但年轻人如果有这些问题就要当心了。
问:糖尿病肾病和普通肾脏病有什么不同吗?
刘必成:糖尿病肾病是我们国家引起尿毒症的第二位原因,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 11%,其中三分之一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症状也不是很明显,比如小便泡沫可能增多,进一步发展会有明显的蛋白尿,病人也会腿肿,血压也比较高且不容易控制。再进一步发展,病人就可能全身高度水肿,食欲不振,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这些过程与表现跟普通慢性肾脏病其实也差不多。当然,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往往先有糖尿病若干年,还会伴有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多系统病变,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神经、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关键是要先控制好血糖,要在重视生活方式基础上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保护好肾功能。管住嘴、迈开腿。建议患者做好四个管理,即:情绪管理、时间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其次,糖尿病要通过药物的治疗,把血糖管理好。再一个就是,如果有糖尿病肾病了,那么要想办法保护好肾功能,很重要的策略就是血压要严格控制,积极治疗蛋白尿。到了糖尿病肾病这个阶段,患者往往还有心血管病,如动脉硬化、血管钙化、冠心病。要找专科医生治疗。到了尿毒症阶段,必须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问:肾脏病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情况,是要一次看好几个科室,还是说在一个科室就能解决了?
刘必成:确实慢性肾脏病在后期会有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病变,比如:心血管病变、骨骼病变、肺部感染、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病变等。具体看哪个专科,主要看哪个系统问题最为突出,先去这个专科看,然后由这个专科请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一般肾衰患者应该首先请肾脏专科来看,有关其他系统的问题,肾科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讨论,制订综合治疗方案,
问:有的慢性肾炎患者身上出现严重水肿,走路不太方便,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水肿,让生活质量变得高一点呢?
刘必成:水肿是肾脏病的一个常见症状,特别是小便少了,或者说已经到了没有小便的阶段,水肿是会非常严重的。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在肾病综合症、晚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衰及营养不良的患者中。水肿严重者,不仅下肢水肿,还会有胸腹水,甚至下身水肿很厉害。轻度水肿患者通过低盐饮食、适当应用利尿剂即可缓解,严重水肿者需要住院采取综合治疗。
水肿的原因很复杂,如果到了尿毒症阶段,水肿得很厉害,小便也排出不来,那就需要透析了。有的是低蛋白,那么必要的时候要输一些白蛋白等等,所以这要采取综合的手段。
问:为什么有的慢性肾炎患者转变成尿毒症很快,有的却很慢,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必成:肾炎会不会发展到尿毒症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1)血压控制情况。如果高血压控制的不好,那发展到尿毒症的速度就会比较快。(2)蛋白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长期大量的蛋白尿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就有可能发展到尿毒症。如果患者蛋白尿和高血压叠加在一起,那肾脏病的愈后是比较差的。(3)肾脏病的原因和病理类型,一般来说,病理上纤维化病变重、有一些特殊病理表现如新月体、毛细血管袢坏死、小管间质炎症比较重等,预后比较差。从病因上来讲,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结缔组织病等)预后较差。(4)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经常熬夜、劳累,饮食不当、肥胖、不能定期随访和及时治疗,经常复发、感染等等。(5)还有家族史,有尿毒症或者肾脏病家族史的患者疾病进展速度会相对比较快。(6)比如说父母当中有尿毒症的、多囊肾患者。(6)治疗不恰当。有一些病人病急乱投医,得了肾脏病以后,到处去找秘方偏方,用药不当加快肾病发展的教训临床屡见不鲜。
问:肾脏病按照病情要分为几个阶段?
刘必成:根据肾脏功能,慢性肾脏病分五期。第一期,大部分病人的肾功能基本上是正常的,或者说肾小球过滤率下降不是很明显,GFR 在 60ml/min 以上,血肌酐正常,但是检查有蛋白尿,有肾脏损害这些指标的变化。第二期,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在 45-60ml/min,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了,常有高血压、浮肿或其他症状。第三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在 30-45ml/min,下降是比较明显的,肌酐开始明显升高,进展速度会比较快。第四期就在肾小球滤过率 15-30ml/min,病人开始夜尿多,会有明显贫血,食欲不振,第五期就在 15ml/min 以下了,进入到晚期,需要做透析准备了。一般三期以后症状会比较明显,到第五期的时候,饭也不想吃,恶心呕吐,浮肿、贫血也会比较明显,高血压也不太容易控制了,腿抽筋,免疫力低,总是感冒。
问: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说豆制品蛋白含量高,我就不吃了,海鲜鱼虾会让我肌酐高,我也不吃。这个说法对不对?
刘必成:肾脏病病人的饮食管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根据肾脏病的病因和肾功能损害的程度,饮食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首先应该要看生活方式健不健康,比如你是一个比较胖的,你要减肥,你这时候饮食管理可能就要严一点,比如你营养情况是比较差的,血液白蛋白比较低,你这时候蛋白还要加强一些。
那么饮食管理的重点人群是肾功能已经减退的人,减退程度不一样,对蛋白质的管理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蛋白质到体内代谢以后会形成尿素氮,如果肾功能减退,肾衰甚至没有小便,这些吃进去的蛋白质代谢产物排不出来,在体内就会变成毒素。所以肾功能减退的人,医生会要求你适当限制蛋白质,限制不是不吃,人体正常生长发育还需要有蛋白质。既然吃的少了,就要保证质量,摄入一些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就是动物蛋白,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比如鸡鱼肉蛋。海鲜里面含钾高,含磷高,动物内脏含磷高,含嘌呤比较高,所以建议不要吃内脏。另外有的人有痛风,尿酸高,所以这个时候喝酒、海鲜就不要吃了。大豆蛋白主要是植物蛋白,人体利用率低,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适当控制,不要摄入过多。
实习生 王浩男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峻 任红娟 / 文 吉星 张浩然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