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禹风近日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大裁缝》将视角对准 1860 年至 1943 年的上海租界,讲述了以宁波裁缝乔方才为代表的三代人游走于上海滩的近百年家族秘史,生动描写了从开埠到抗战胜利期间上海租界的社会百态。
以大裁缝为切口,白描上海滩众生相
羞辱与荣耀,身份与混同,时运与停滞,贸易与争战,兴旺与死亡 …… 乔百祥觉得:这一切对立景象之间,无非只差一套精工裁剪、能陪着人抛头露面的好西服。
服装是人物身份与性情的象征物,也正因如此,西服、旗袍、中山装等不同样式的服饰在小说中也代表了混杂的身份,呼应着那个动荡年代纷乱的景象。
小说中的乔家裁缝作为穿针引线的主人公,从宁波奉化乡村辗转到魔都大上海谋生,接触到了租界外国大班、上海外侨社区、买办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工人市民底层等各群体,洞悉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间百态。书中的乔家裁缝是奉化商人的代表,亦是特殊时代大上海的缩影。
作家禹风基于大量的中国近代史、上海租界史等历史资料写就此书。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大裁缝》以真实的历史细节为底色进行了文学书写。在时间层面上,从 1860 年到 1943 年,从英军侵华到抗战胜利,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小说中轮番上演;在空间层面上,小说聚焦奉化、上海、北京、哈尔滨、日本横滨等地,覆盖范围广阔,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紧密,而租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舞台,在中西杂处的复杂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真实的历史符号化为禹风笔下人物命运的深沉底蕴,使得这部小说兼具了厚重的历史意味与文学化书写。
大历史中的人物浮沉
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长江入海口百年租界。小说采用复线叙事结构,在将近百年的时间跨度中讲述裁缝家族的社会浮沉,通过第一代裁缝乔方才,第二代裁缝乔端冕、乔正冠,第三代裁缝乔百祥、乔新吾三条支线进行叙述,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使故事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情感样态。
1860 年,茄生跟随舅舅走出奉化,怀着隐秘的家族传承,辗转宁波、上海、横滨,长成为第一代宁波洋装裁缝。1919 年,乔家裁缝第三代乔新吾和乔百祥兄弟俩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虽血脉同源,脚下的道路却正通往无人知晓的分叉,而命运似乎早已在注定之处埋伏着行踪。时局铸造的租界上海,究竟是坚不可摧的热血堡垒,还是摇摇欲坠的海市蜃楼?外国大班、洋装裁缝、市民、买办、革命者,裹挟进哪一重身份才不会被浮世漂流 ……
上海是古老传统与现代工商业文明相互碰撞的城市,宁波商帮也一直是上海滩华人经济的主流。《大裁缝》通过描写客观的旧日世态,聚焦上海乃至整个中国与世界激烈碰撞的时刻,探索一种独有的城市历史命运。" 禹风不落俗套地讲解历史,直陈人性弱点,亦不遗漏个性光辉。"(马克镇语)《大裁缝》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人文关怀,它所呈现的是手艺匠人为代表的民族企业者在特殊时代中的身份困局和变革历程,也是对百年租界上海浓墨重彩的别样书写。
《大裁缝》
禹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2 年 1 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