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3 月 11 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通过视频方式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打比方、讲故事 …… 在回答问题时,总理频频用接地气的话作出精彩回应,彰显了浓浓的民生情怀,让人倍觉温暖,倍感振奋。
今年是本届政府最后一年,总理提到了他出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会,当时明确表明,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民生问题联系着民情、民意甚至是民心,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 总理表示将和同事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恪尽职守,用实干来践行承诺。
解释 GDP目标,用登山比喻经济增长
在谈到经济增速时,总理用登山来做比喻。他解释说,GDP5.5% 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 1000 米的山,想爬 10%,那 100 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 3000 米的山,想上 5%,那就是 150 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谈减税降费: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
在谈到减税降费时,总理表示,从这几年的实践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随后他讲了一个故事:" 我记得去年到东部地区和十几位企业家交谈,他们谈到了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希望国家再出台一些宏观支持政策。我当时就说,中央政府的政策储备是有的,但需要集中使用。有三项选择,但只能做选择题,就是三选一。一是大规模投资,也许你们可以得到订单。二是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直接刺激消费。三是给企业减税降费,稳就业、促投资消费。他们沉默一会儿,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选择第三项。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从今年我收到的有关报告看,普遍把减税降费作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第一个期待。看来,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
在谈到优化营商环境时,总理再次提到 " 施肥 " 的比喻:" ‘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生长的土壤,减税降费是为他们施肥浇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要推动更多的市场主体能够生根发芽。"
谈退税: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
总理表示,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因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而且现在是他们资金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在今年 6 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随后,他提到在政协参加讨论的时候," 一位政协委员是企业家,他就告诉我,相比减税降费和投资等其他措施,退税来得最快、来得最好。跑个项目可能有很多周折,退税等于是给企业直接发现金、增加现金流,是及时雨。看来,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一定要把这项关键性措施落到位。" 总理表示,退税主要是中央财政掏腰包,当然地方政府也得 " 凑份子 "。我们退税的钱是直达企业,考虑到基层的困难,我们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直达市县以下基层。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当 " 铁公鸡 ",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谈就业:讲述农民孩子上学的故事,被他们努力打拼所感动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总理表示,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他提到了调研时的两个故事:" 我记得去年到企业调研时,有企业负责人跟我说,到了 8 月份,许多职工向他预支工资,为什么?9 月份孩子要交学费。春节前我到西北农村调研,农民就告诉我,他一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得花费一万多块钱,还有一个上高中,一年得 8000 多块钱,靠种几亩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打工的收入。" 随后,总理感慨:" 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他们在努力打拼,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
谈新业态就业: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为" 骑手们 " 系上 " 安全带 "
总理现场透露了几个数据,包括两个 " 最高 ":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 1600 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 1076 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 3 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有一些企业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是在增长的,要有新的就业平台。对此,总理表示,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我们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这些年我们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 我们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们的特长、聪明才智发挥出来,那就业的大舞台会绚丽多彩。"
总理特别提到了灵活就业,有 2 亿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的存在。" 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确实很辛苦,很多地方在给他们提供暖心服务。作为政府,针对他们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问题,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说要给这些‘骑手们’系上‘安全带’,让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既解燃眉之急,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总理坚定地说。
谈" 放管服 " 改革: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要难的,但政贵有恒
在谈到优化营商环境时,总理表示,他注意到,今年开年,许多地方都围绕改善营商环境的主题来开会。只要我们把人民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把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大家可以想象经济的生动局面。但政府必须进行刀刃向内的改革,不能让政府部门围绕着自己的权力在转,而要通过改革,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要难的,但政贵有恒,这些年我们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 " 放管服 " 改革,有 1000 多项行政许可被下放或取消,非行政许可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年通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我国市场主体已经达到 1.5 亿户,比十年前净增了约 1 亿户,主要是民营市场主体,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 1 亿户。" 可不要小看个体工商户,他们是一头连着众多人的生计,一头连着大众的消费。" 总理表示,他在政协讨论时,那些企业家就说,如果没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打通微细血管,那大中企业甚至国企央企都动不起来。
谈帮助特殊困难行业:秤砣虽小压千斤,得给他们及时的扶持
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其中量大面广的是中小微企业。谈到如何帮助特殊困难行业时,总理说," 他们底子本来就薄,而且可以说是精打细算、日清月结的经营,很多困难积累起来让他们难以支撑。" 帮助他们实际上也是支撑就业。因为仅 1 亿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 3 亿人的就业,如果等苗枯旱透根了,再帮他们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 " 秤砣虽小压千斤 ",得给他们及时的扶持。总理说,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我们已经出台了 40 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这一项,粗算一下,像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 1800 亿元。
当前,消费需求的确比较疲弱,主要是线下消费需求疲弱。" 大家可以想象,市井长巷店铺林立、热气腾腾,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如果关门了,那可不是大吉,老百姓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扶持这些特殊困难行业,不仅是让他们挺过去,而且也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温度,让我们的经济能够显示更多生机。" 总理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鹿伟 徐红艳 张瑜 安莹 熊平平 卢河燕 项凤华
(图片来源:新华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