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路面、美观明亮的路灯、造型各异的街景 …… 这是提升改造后的清镇市岭岗路,也是清镇市为民办实事的生动见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镇市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中,聚焦民生需求,先后启动 15 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让 " 实事清单 " 变 " 幸福账单 "。
高位谋划全面部署稳推进
" 全市 865 个党组织精准聚焦学习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工作责任、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制作详细的工作安排表,以落实问题整改为契机,聚焦时间表、线路图,实现‘挂图作战’‘带图作战’,确保随时对照、即时监督、按时完成,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科学部署、稳步推进的目标。" 清镇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清镇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清镇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抽调 37 名年轻骨干到岗开展工作。同时,抽调 23 人组成 11 个巡回指导组,深入各党委(党组)和基层党组织,采取随机抽查、调研访谈、巡听旁听等方式开展巡回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对党史学习教育做到思考在前、谋划在前、安排在前。
清镇市委常委会 9 次专题研究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工作,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召开安排部署会、推进会、培训会等会议 51 次,印发《关于认真组织开展专题党课的紧急工作提示》等工作提示 32 期。
创新形式高质高效学党史
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举办 " 红色故事会 " 学党史;组织宣讲小分队赴机关、进校园,到企业、入农村开展专题宣讲,通过基层点单、机关派单 " 靶向 " 供给的方式,打通基层宣讲 " 最后 100 米 "。
清镇市创新形式,以领学党史、领讲理论、领研破题、领办实事、领廉修身为主线,采取线上线下、分类学习等方式,引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清镇市委常委按照 "10 分钟视频 +5 分钟讲解 " 方式,引导参学党员干部看入眼、听入心、记入脑。全市 59 个党委(党组)在上一级示范学习基础上,采用线上线下互补的学习方式,确保学习完整性、时效性。此外,依托 " 学习强国 " 平台、" 筑红云 "" 清镇发布 "" 微观清镇 " 等微信公众号、抖音、党员微信群等载体,打造 " 手机课堂 ",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镇市共开展专题学习 5396 次、中心组学习 181 次、专题党课 2111 场次、专题培训 289 场次、专题宣讲 1536 场次、专题警示教育 407 场次,研讨会 177 次。
勇于担当全心为民办实事
" 在这里上班,不仅离家近,收入也不错,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 清镇人吴玉清说。
往年,吴玉清仅靠在清镇的村寨周边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很不稳定。去年,清镇市人社局和卫城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在农民工就业情况摸排中了解到吴玉清情况后,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了解就业需求,将其推荐到卫城镇箱包产业园区的贵阳金圆实业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吴玉清月薪 3000 多元,实现稳定就业。
吴玉清的喜悦,来自清镇市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中推出的一系列具体举措。
清镇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党史学习教育,以工作实绩检验学习成效。
强力推进省及贵阳市实事项目。对省级层面(37 项)涉及清镇的 33 项任务、贵阳市级(38 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清单化落实,并建立清镇市级层面办实事清单 40 项,明确责任单位,实行动态管理,逐项对账销号。实施领导干部领衔实事项目,共领办实事 107 件。
清镇市各单位充分调研群众 " 急难愁盼 ",提出拟办实事清单,以 " 相约星期三 · 文明实践日 "" 双报到 "" 双服务 " 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为民办实事。该市 59 个党委(党组)拟办实事 341 件;党委(党组)班子成员拟办实事 380 件;党支部拟办实事 1491 件。目前,实事项目均 100% 办结。
同时,清镇市深入实施 " 一圈两场三改 " 工作,围绕 " 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 "10 个方面,将中心城区划为 11 个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目前,新建公共停车位万余个;棚户区改造完成签约 2514 户,老旧小区完成改造 2685 户,15 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部验收合格。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