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能量观点、动量观点 …… 这些知识点你都弄明白了吗?黔学帮推出 2022 届高考备考攻略第五讲:物理,本期特邀贵阳一中高三年级物理教师刘娟。她将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带领大伙儿,走进那奥妙无限的物理世界。
第五讲:物理
抓牢主干知识 " 拿下 " 高考物理
主讲人:刘娟
贵阳一中物理教师
多次承担市级公开课示范课
在贵阳市教师技能大赛——
微课应用大赛中获市级一等奖
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
刘老师认为,在开启 " 复习计划 " 之前,要明确高考的复习方向,要弄清楚物理高考到底在考什么,怎么考?
同学们要清楚 2022 年物理试题仍依托 " 一核四层四翼 " 的高考评价体系理念,沿用以必备知识为载体,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聚焦关键能力的多维度命题,所以,一份物理试卷既涵盖了基础性又涵盖了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在高中三轮复习中,二轮复习是考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时期!而二轮复习应该注意什么呢?有什么备考建议呢?刘老师有以下几点和同学们分享:
1. 抓住主干知识、重点模型的建构
比如要了解力学的三条主线:
牛顿定律 :牛顿运动是整个力学的基石。它确立了运动与力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受什么力就会做什么运动,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弄清楚了力学的根本;
能量观点 :能量观点主要涉及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包含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观点解决问题比牛顿定律更 " 高端 ",它能够解决一些牛顿定律在高中阶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如非匀变速运动)或者更加方便地解决一些牛顿定律不便于解决的问题,如复杂的多过程问题;
动量观点 :动量观点包括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注意区分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以及各自擅长解决的问题;注意区分能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它们各自擅长解决的问题。
刘老师指出,理清了这三条力学的线索,也就解决了电磁学一半的问题。
2. 掌握主干知识的重点模型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 ( 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3)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动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物理知识多,方法广。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尝试构建知识网络,以回忆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间的关联,学会对知识重组、整合、归类、总结,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将知识结构化,将书读薄。
比如说近代物理的复习,可以把原子分成核外和核内两部分进行复习,核外电子的跃迁又可以分成内层电子的跃迁以及电子的电离两种形式进行复习,而核内又可以分成人工核反应、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以及衰变来分类复习,构造知识的网络结构。
3. 要突破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顿第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地去挖掘并掌握。
不要盲目地去大量做题
● 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 重视 " 物理过程与方法 ";
● 重视物理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 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定量规范、有序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4. 主抓实验
高考必考实验有 12 个,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 " 三个掌握、五个会 ",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复习中,所有的实验,都要从实验目的入手,知道实验设计的来龙去脉,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还可以有什么变化。切忌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以 " 变 " 应 " 变 "。
5. 要学会构建、落实解决物理问题的程序
现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新理念的落地载体就是情景化,所以我们每一个试题都尽可能地呈现情景化的内容,应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将命题人给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我们所学的物理模型,然后将模型所对应的物理条件呈现出来,再应用数学知识进而解决问题,也就是从 " 文字语言 " 到 " 物理语言 " 再到 " 数学语言 " 的过程。
6. 书写问题的规范
书写问题的规范即题意读三遍,题图画旁边;受力运动都分清,隐含临界是关键;选取规律分步求,文字公式都要有,规范清楚并不慢。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特别是大题,往往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需要我们书写规范,直击得分点,应该有主要的文字说明,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以及新符号的意义;应该写主干方程,写物理规律的原始方程,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数字和字母混杂,多过程问题分步列式,尽量避免合写一式,造成一错全错。
拿分小 tips
受力分析是前提,规范作图是关键
学科素养要具备,运动过程要清楚
临界状态要抓牢,考试工具要备齐
临场心理调整好,坚定信念得分高
最后,刘老师用一首顺口溜教同学们备考,并祝愿同学们高考中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来源 黔学帮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