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无数刚刚醒来的深圳人,第一件事就是阅读 "10+1" 区的 " 一号通告 "。
每个人都清楚,一场 2000 万人参与的防疫 " 团战 " 正在打响。
图片来源:网友卜文辉
视线聚焦南山,围绕攻克奥密克戎疫情,全区、全员 " 并肩 " 作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
" 三区 " 内外,天使白、抗疫蓝、志愿红交相辉映;城区各处,人们为疫情处置、物资保障、坚守岗位而奔忙;邻里之间,近邻胜似远亲,隔膜与疏离在交流互动中消散。
所有的付出都不会被辜负,因为这是一场同心同德的双向奔赴。
战疫快起来
非基本运转党政机关人员,一律就地转为志愿者。
凌晨三点半,南山区发布 " 一号通告 "。全面暂停堂食,四天四检、每日一检,24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成为 " 出门必备 "。
当前,南山区疫情出现多点散发,病例涉及几个街道。防疫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从通告的字里行间不难读出。
狡猾的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强变异速度快,防疫难度倍增且并无可参考的国内经验。要想战胜它,没有秘诀,只能以快制快、以准制快。
图片来源:白石洲网友
用最快速度把病毒筛出来!南山决定实施全区全体居民核酸检测 " 四天四检,每日一检 ",所有公共场合一律须凭 24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凭前一天阴性结果证明加当日核酸采样记录方可出入。
自 3 月 12 日起,全区设置采样点约 500 个,每天安排 2800-3000 名医护人员,尽力保障居民就近、快捷完成核酸采样。
用最严措施落实防控举措!南山在全社会面实行了 " 围合 + 卡口 + 电子哨兵 + 白名单 " 常态化管理方式。重点城中村分成小网格,为每个小网格配备服务保障组,尽快实现网格 " 静态管理 "。
图片来源:网友李振海
3 月 14 日到 3 月 18 日这五天,居家办公将成为南山人工作的主流选择。
用最大力量保障社会运行!最近,3000 多名南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沉到一线,企业员工、大学生、志愿者、社工等各界人员联合抗击疫情,防疫要求翻译成为 5 国语言并进行广泛转发。
越来越多的南山爱心企业正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投入环境消杀、智能机器人测温等拳头产品,提供仓储、配送等专业服务,捐赠餐饮、爱心防疫物资等多种方式助力战疫。
南山人相信:我们将在每个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战疫;我们将在每个街道社区志愿点战疫;我们将在每个居家办公的书桌上战疫;我们将在每个能为城市奉献的时刻战疫。
再艰难,我们也要用彼此的守望,共筑守护美好家园的力量。
生活慢下来
城市不会按下停止键。
流调、转运、隔离,每个环节都会 " 快起来 "。
居家、远程、等待,生活可以一起 " 慢下来 "。
当城市调到 0.5 倍速,让我们把目光多停留些在身边。
疫情下的南山人每天都要翻阅 " 卫总 "(深圳卫健委)和 " 创总 "(创新南山)的推送,看看 " 命运的圈 " 画在了哪里。
对被划进 " 三区 " 居民来讲,这就是一粒粒 " 时代的尘埃 "。
" 我所在的区域没法自行取物,家里虽然还有一点食物,但真的很慌 "" 只有老人在家,需要新鲜点的物资,希望能调整 "…… 鲜活又实际的诉求出现在了创新南山的留言板上。
" 您好,更多物资正在路上。工作人员正加快脚步向您而来,村里楼梯房较多,配送时间可能稍有延误。"
3 月 11 日 16:00,一袋袋物资分装好入筐,由 " 大白 " 们送进了南山村。
还有物资未能及时发放,近百名志愿者闻讯赶来。星夜集结,他们推着推车,手拿着光源照亮了南园村的路。
" 一户一管动作很快 "" 物资已收到,很温暖,有蛋菜饭面 "" 静待疫情退散 "" 祖国平安!我们加油!"…… 心放了下来,回到留言板,居民们写下真实的感受。
比 " 大白 " 出手更快的,还可能是隔壁的邻居。蛇口街道围仔社区,当 " 大白 " 来给居民送米时,发现他隔壁 306 号的邻居早已借出家里余粮。
猪肉也成了互助友爱的 " 硬通货 "。另一边," 包租公 " 化身 " 包饺工 ",包好了 700 个饺子,给房客送去。
" 莫慌,我们始终坚守在您的身边!" 坚定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在耳边回荡。
24 小时 online,电话线、网线的那头总有人在守候,把孤岛连成大陆。
" 感到焦虑很正常,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接起心理热线,72 岁李秀英耐心地对隔离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她也是桃源街道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里最年长的一位 " 知心大姐 "。电话线相连,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们不断续上抚慰心灵的良药。
一组七国语言的防疫海报刷屏朋友圈。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贴心地将防疫通知翻译成了七种语言。" 这座城市很先进也很干净,对我们也充满了友善。" 来自美国的 Drew Ducros 说。
我们 " 肩并肩 "
萍水相逢,人们却因疫情紧密相连。这是在特殊时期生长出的独特羁绊。
蛇口街道雷公岭管控区里的咖啡店老板娘也敞开大门,让店面成为了防疫工作者歇脚的临时小屋。
上厕所被封小区里的南山肠粉店小哥果断换上防护服,忙碌在小区各个角落。
扛起黄色医疗塑料袋,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孙莉等采样队员将采样试管、拭子、手套、酒精以及防护六件套放进 " 时下最流行的包 ",将它缠在腰间,穿梭在南山街头进行上门采样紧急任务。
在抗疫战线上骑行奔跑,快递小哥也加入了进来,成为疫情防控的 " 宣传员 "" 督导员 "。小哥谭博在送件之外,还会主动询问收件人是否需要做核酸采样,并详细告知最近的核酸检测采样点。
" 稳住,我们能赢!" 黑夜中温暖人心的星光闪耀在沙河街道星河街社区核酸点。社区用星星灯、灯牌精心装扮检测点,让测核酸成为了浪漫的事。
南头古城清洁工赵万遥以手为笔、树叶为墨,广场草坪上用落叶堆积成 " 深圳加油 "" 抗疫必胜 ",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加油鼓劲。
" 如果我能够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就再好不过了。" 来深 25 年的 Vincent 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自家小区一解封就又来到了招商街道志愿服务的第一线。
睡醒再睁眼,一定会迎来 " 平安夜 ",我们又能度过一个个 " 平凡的一天 "。
来源:南方+ 创新南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