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记者 阴祖峰 文 / 摄 / 视频拍摄并制作
3 月 13 日晚,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圣火在 " 雪花 " 中缓缓熄灭,那些赛场上不断涌现的英雄群像和昂扬不屈的生命乐章,成为 " 双奥之城 " 永恒的记忆。
" 我也要登上领奖台。" 三级听障残疾人孙丹将目光移开电视,与队友们分享着内心的希冀。孙丹所在的哈尔滨残联滑雪队,是一支有着 14 名残疾人运动员的滑雪队伍。他们分别是听障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他们的拼搏奋斗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
" 与健全人运动员相比,残疾人运动员面临的困难更多,需要付出的汗水也更多。" 教练员张启麟说:" 面对逆境,残疾人运动员们乐观向上的品格、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对于生命、生活的热爱,让健全人也由衷钦佩。"
" 除非被教练淘汰,我决不会淘汰自己 "
凛冽的寒风、扑面的细雪,在平房区气膜冰上运动中心的室外雪场,身着整齐服装的残联滑雪队运动员正在进行集训。瘦弱的孙丹小心地成功穿越了多个旗门,抵达终点后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 我的世界很安静,也很嘈杂,但我想听懂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孙丹每次与人沟通,总是请对方说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因为她要 " 读唇 "。每逢队内开会,孙丹都主动请缨,充当张启麟的手语翻译," 中心思想 " 传达给其他听障队友。因为年龄比其他队员长,38 岁的孙丹也乐于充当 " 姐姐 " 的角色," 通过集体生活,我更加自立了,也能照顾别人了。"
" 我身体一直不太好——许多人,包括我的家人都不觉得我能练出成绩。" 和很多残疾人一样,孙丹也曾对生活失去信心,直到走上赛场,她才拾起了对人生价值的渴望。孙丹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并不十分出色,但她特别能吃苦。别人做 3 次便成功的动作,孙丹可能需要做 5 次,而她则会选择做 10 次,就为了比队友更标准。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站起来,甚至左腿拉伤也要坚持训练。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孙丹与队友们获得了 2021 年西安残运会冰壶女子组比赛的第五名。此次踩上雪板,对孙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更是全新的成长。
" 除非被教练淘汰,我决不会淘汰自己。" 北京冬残奥会的花束比冬奥会多了一朵蓝色波斯菊,它象征着坚韧顽强。孙丹说:" 很多人说我不行,但我知道,只有尝试过失败,才能迎接成功。我从来不怕失败,因为我向往成功。我可能不会赢,但我永远不会认输。"
" 我将全力以赴,在家乡赛场赢得属于自己的光荣 "
与不时雀跃的年轻队员们相比,作为队伍中的 " 沙场老将 ",41 岁的张杰看起来要稳重许多。踏上雪板的那一刻,张杰仿佛重新被注满了征战冬残奥会时的斗志。
张杰原本是一名健全人,1995 的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手。1997 年,张杰良好的身体素质引起了残联工作人员的注意,推荐他开始竞技类运动项目的训练。他先后从事过百米跑、中长跑、铅球、铁饼等项目,但成绩都不尽如人意。1999 年,他加入中国残疾人滑雪队,在上雪不到三个月的时候,便参加了第八届冬残奥会积分赛,并凭借优异成绩赢得了大赛 " 入场券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2002 年,张杰代表国家队参加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在 10 公里团体越野滑雪比赛中获得第 9 名。2003 年,他在挪威世界锦标赛上获得 10 公里冬季两项比赛第 2 名。2006 年,张杰作为国家队国旗手和火炬接力手亮相意大利都灵冬残奥会,并在 20 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获得第 16 名。冲过终点时,由于体力透支,张杰昏迷了过去,经过十多分钟的救治才苏醒过来。2006 年,由于伤病困扰,张杰选择了退役,并返回家乡尚志市亮河镇从事林下参种植。
" 退役 16 年后重新踏上雪场,当然需要勇气。" 此次,张杰作为征战过冬残奥的 " 老大哥 " 重返赛场,没有一点骄躁,每次训练都认真对待。" 我热爱赛场,滑雪总是让我充满激情。" 即将在省第八届残运会上对战从北京冬残奥会上荣归的 " 师弟 " 们,张杰并未打怵:" 虽然体力上有短板,但我经验更为丰富。我将全力以赴,在家乡赛场赢得属于自己的光荣。"
" 只要勇于挑战命运,就一定有机会站上顶峰 "
每一枚奖牌背后,不只是运动员的努力,还有教练员的付出。队员们每完成一个动作、跨过一个旗门、征服一条赛道,站在场旁的张启麟都会大声鼓励他们、及时纠正他们。这个冬天,为了备战今年在哈市举行的第八届省残运会,张启麟、张博旿两名教练员和运动队员们几乎没有休息,每天 4 个小时的室外雪上训练和室内身体训练,雷打不动。
今年 50 岁的张启麟本是一名足球教练,2005 年,他接触了自己的第一批盲人 " 弟子 ",并被他们的毅力所打动。" 残疾人运动员要克服身体的重重阻碍,他们需要面对的困难比健全人要多得多。我们教练员要做的,就是不断讲解、反复示范;对于智力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还要稳定他们的情绪、放慢他们的节奏,让他们理解规则制度、遵守赛场纪律。"
" 所有的荣耀,都属于运动员们。" 多年来,张启麟精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此次带领滑雪队备战省残运会,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接触滑雪,但也许是哈尔滨人对冰雪运动天生的亲近感,大多数队员都表现出极好的天赋和悟性。" 刘磊经验丰富,赵博研认真踏实,孙浩然乐观积极,郭梓莹开朗活泼 ……" 谈起队员,张启麟如数家珍,不仅成就感满满,对比赛也充满了期待。
全身心投入的背后,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今年,张启麟的儿子将参加中考,但妻子理解丈夫的选择,也知道他的愿望就是为家乡的残疾人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体育运动点亮残疾人灰暗、颓废、消极的人生,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命运。
" 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不能只是简单的尊重和爱护,还应当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张启麟说:" 身体障碍无碍于人生理想的抵达——体育运动带给残疾人的不仅是成绩和荣誉,还有对身体、心理、意志力的磨练——只要勇于挑战命运,认准目标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机会站上顶峰。"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