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对今年的重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报即日起开辟 "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 栏目,聚焦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引导全市上下统一意志、凝聚共识,奋力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日前,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记者梳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报告对 " 双碳 " 工作作出明确要求,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 " 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这是自我国提出 "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 " 目标后," 碳达峰、碳中和 " 在 2021 年、2022 年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较快,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加,未来装机量还将继续攀升。由此可见,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来看,风电产业都正处在风口,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 十四五 " 时期是我市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首个五年规划期,也是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攻坚期、窗口期。" 双碳 " 目标之下,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以海上风电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去年底,我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运行,今年将进行扩建,未来将规划建设装机容量 1000 兆瓦海上风电场,打造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集约化柔性直流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们将依托上海电气综合智慧能源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城市。" 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全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汕头拥有具有丰富的海域资源、厂房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港口物流、冷链运输等基础优势,在风电、太阳能及相关产业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与应用场景,具备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城市的基础。
今年市两会提出,要集中力量推动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攻坚突破,构建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发展格局。当前,我市正坚定不移走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之路,做大做强海上风电等特色产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而长期以来,上海电气也致力于推动 " 风光水火储 "" 源网荷储 " 两个一体化的落地和实施,探索 " 风光储充氢一体化 " 特色发展模式。王全景表示,汕头与上海电气的深入合作,将为汕头孵化新能源产业生态核心,努力构建城市低碳、零碳发展体系,实现碳中和贡献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我们将在合作中积极助推汕头城市能源结构转型与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促进打造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创新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助力将汕头打造成‘绿色、低碳、智慧、宜居、宜业’的创新型城市。" 王全景表示。
站在新起点,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重点工作要点之一将协调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未来,我市将围绕打造超 2000 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发展海上风电,力争新开工建设 100 万千瓦以上项目,争取近海深水区部分场址列入国家示范项目范围并开工建设,加快建设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谋划打造海上风电母港,规划建设风电学院,为国家实现 " 双碳 " 目标做出贡献。
汕头日报记者 杨舒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