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1-29
时不我待 用“深圳速度”扶起山旮旯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河源市和平县是一个山区县,而位于下车镇的雪峰村,距离县城有 60 公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旮旯。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雪峰村用的却是深圳速度。

引进蘑菇种植,16 天建好 10 个板房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前,因为属于老边远穷山区,有 2248 户籍人口的雪峰村,就有贫困户 38 户 95 人,实际在村里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据安排,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成了雪峰村的帮扶单位,2019 年 5 月,张智从 300 多公里外的深圳,来到雪峰村担任第一书记。

据张智介绍,为了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深圳市福田区为雪峰村引进了一个蘑菇种植项目。建成后总面积将达到 100 亩的福和菌业智慧生态产业园(下称 " 福和菌业园 "),2020 年 12 月 7 日开工建设,到当月 22 日,16 天时间里就建好了 10 个板房。如果不是有几天下雨,有几天天气太冷气温在 0 ℃左右,建设的速度还会更快。一天建一层楼的 " 深圳速度 " 早已闻名遐迩," 在雪峰村扶贫,我们用的也是深圳速度!" 张智自豪地说。

福和菌业园对雪峰村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大多闲置的 100 亩土地,每亩每年将收到 200 元的租金;包括雪峰村在内四个村投入的 700 多万元,在福和菌业园投产后,每年将收到 8% 的固定收益;每天需要雇请 30 名村民采摘蘑菇,工资是每天 100 元。

除了在建的福和菌业园,雪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发展了种养和入股广东汇友种植基地种植百香果及猕猴桃,按人均 8000 元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投资河源栖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每户每年能分红约 2000 元;投入产业资金 60 万元建设 65 千瓦光伏发电站,平均每户每年能分红约 500 元。

在深圳打工多年的她回村当助理

在各方努力下,雪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2020 年 9 月底,所有贫困户 " 八有 " 指标均达到要求,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6 年的约 5000 元,上升到 2020 年上半年的约 14000 元,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虽然地处偏远,但现在,雪峰村大多数贫困户家庭都有了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用品。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宽带全覆盖,村内主干道实现了全面硬化处理,客运班车定期运营通勤。

张智说,眼见村民的生活好起来了,村里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了,雪峰村外出打工者开始出现了回流现象。现年 31 岁、在深圳打工多年的何桂婷就是一个例子。何桂婷说,以前她在深圳做销售工作," 收入还可以 ",因为生孩子休假带小孩回老家,她就留了下来,现在雪峰村委会当助理。

■深圳市福田区为雪峰村引进了蘑菇种植项目,图为建成后总面积将达到 100 亩的福和菌业智慧生态产业园。

武联村五处着手助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扶持贫困户种脐橙 种出致富能手

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平县贝墩镇武联村的经验是做好五项工作:

加强党建助推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促进扶贫产业发展、抓好转移就业扶贫、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据武联村党建指导员徐精华介绍,2016 年以来,武联村始终坚持攻坚目标不偏离,既不急躁冒进,也不消极拖延,始终坚持实现扶贫标准不偏离,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切实整改影响贫困人口实现 " 两不愁三保障 " 的难点问题。

五年来,武联村多次受到各级表彰:2017 年被河源市授予 " 生态示范村 " 荣誉称号,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 " 广东省文明村 " 荣誉称号,2019 年被河源市委授予 " 先进基层党组织 " 荣誉称号,2020 年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9 年 10 月 25 日,武联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入户核查结果再次进行了民主评议,与会人员一致认可核查结果,认定全村 33 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且均未出现返贫。

一家八口人的刘新祥,是武联村贫困户走上幸福路的典型例子。2015 年 6 月,因刘新祥的妻子罹患甲状腺癌,刘新祥一家不但花光了有限的积蓄,还欠下了 10 多万元的债务。因病致贫后,有一段时间,因为没钱投资,也没什么心思,种植的几亩地水果因疏于打理就没有什么收成。按照国家的扶贫政策,刘新祥一家获得了人均 8000 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加上还会获赠化肥、农药,刘新祥现在种了 20 亩江西脐橙。因为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现在他家的水果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的橙能卖到 8 元一斤。光卖橙今年就能带来 10 多万元的收入。

■武联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刘新祥种江西脐橙,预计今年卖橙能带来 10 多万元的收入。

敢闯、敢干、视野更开阔——

秀河村来了三位年轻大学生村干部

在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工作中,年轻村干部成为了秀河村的重要力量。

位于和平县长塘镇的秀河畲族村,村干部里现在有三位大学生。最小的是担任支部委员的朱伍恩,年龄为 28 岁。在广州完成大学学业的他,家里也曾被纳入贫困户。为什么要引入那么多 " 新鲜血液 "?第一书记罗文干的看法是,年轻人不但敢闯敢干,而且视野也更加开阔。

■秀河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图为村里重点打造的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群。

除了养鱼、种油茶、种百香果,在秀河村,为村民增收,还有一个品种是莲子。罗文干说,秀河村很多土地目前都没能很好地流转起来。把莲子事业搞起来,将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有一户农民去年种植 2.2 亩,出售莲子就带来了 1.2 万元左右的收入。秀河村的目标是,今后把用于莲子产业的土地面积超过 1000 亩。

截至 2020 年 11 月,省定贫困村秀河村贫困人口更新为 28 户 74 人,一般贫困 10 户 36 人。贫困户 " 八有 " 指标全部达标。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贫困村十项退出指标全部达标。

■秀河村旧貌换新颜,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谭建东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相关标签

深圳 张智 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