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星期一)零时起,深圳对深港跨境运输实施 " 全接驳 ",给双城市民送上一颗 " 定心丸 "。
3 月 12 号下午 3 点,文锦渡口岸,香港货车司机周晓雄从香港司机专用休息室出来,登上了已停在 " 接驳点 " 的货车,准备过关回香港,车上满满装着菜心、菠菜等二十多种新鲜水嫩的蔬菜。
从 3 月 1 日开始,周晓雄与他在深圳搭档 2 年的司机就开始使用 " 接驳点 " 的形式合作:周晓雄从香港开着空车来到文锦渡口岸接驳点,下车去休息。车消毒之后,由深圳的搭档开去龙岗取货,返回接驳点,周晓雄再开回位于香港上水的公司。
" 接驳点 "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手段,确保二人不见面也能流畅合作。
香港市民 " 菜篮子 " 中,近九成新鲜蔬菜和鱼肉蛋来自内地,由全国 600 多个备案种植基地和 100 多家企业生产提供。文锦渡口岸作为中国内地供港鲜活产品量最大的陆路口岸。每天,香港市场 85% 以上的供港蔬菜、肉类从这里进入香港。可以说,这里是鲜活供港的 " 大动脉 "。
香港疫情吃紧,2 月以来,深圳几乎每天都在入境的司机中查出核酸阳性的病例,防控压力空前保障供港物资供应 " 生命线 " 畅通,是内地支援香港抗疫的头等大事。深圳,责无旁贷。
防疫是基础,保供是底线,文锦渡口岸位于罗湖区的中心位置。" 保供 " 与 " 防疫 " 是罗湖区必须答好的两道 " 大题 "。
跨境司机入境只进 " 休息站 "
深港两地司机不见面也能顺畅接力
跨境运输,涉及跨境司机、内地接驳司机、口岸点、上货的作业点、跨境司机住宿点和交通沿线等环节,做好防疫,就是确保这个链条里的人和物,都在一个 " 闭环 " 之中。
在中央和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2 月 14 日开始,罗湖区对文锦渡口岸通关设施及作业全流程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和升级,核心是精减跨境司机与内地的人与物发生 " 交互 " 的机会,让整个过程提质提速,边接驳边改造,仅用 7 天时间,就完成了改造任务并试运行。
3 月 1 日,文锦渡口岸正式公告在深圳率先实施 " 提前预约、人车分离、集中接驳、闭环管理 " 的 " 全接驳 " 作业模式。
全接驳模式即 " 提前预约、人车分离、集中接驳、闭环管理 "。跨境司机在香港和文锦渡口岸接驳点之间往返,接驳司机在文锦渡口岸接驳点和作业点之间往返,跨境司机不进入城区范围、不进入作业点。跨境司机和接驳司机不见面、无接触。
接驳司机集中居住," 两点一线 " 闭环管理。接驳前对车辆进行 30 分钟专业消杀和擦拭,接驳司机标配 " 五件套 "(隔离衣、N95 口罩、橡胶手套、消毒纸巾、消毒液),防止交叉感染。
在离开接驳点前,出入口的工作人员对车辆粘贴专用标识,接驳司机驾车驶向作业点,实施装货或卸货,全程接驳司机不下车参与作业。
接驳司机作业返回后被引导至出境接驳区,系统通知跨境司机经过专用通道上车,驶出接驳点,进入口岸回到香港。
通过 " 全接驳 " 让跨境司机与内地的 " 交互 " 机会,从以前的 " 三点一线 "(口岸点、作业点、住宿点及交通全线)全过程多次交互,变成了 " 无交互,零接触 "。
" 全流程闭环管理下,跨境司机在香港和文锦渡口岸接驳点之间往返,接驳司机在接驳点和作业点之间往返。" 文锦渡口岸接驳点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宋兰刚表示,跨境司机不进入城区范围、不进入作业点,接驳司机集中居住," 两点一线 " 闭环管理,跨境司机和接驳司机不见面、无接触。
同时,通过科技赋能,优化货车和跨境司机的通关流程,减少 " 面对面 " 打交道的环节:实现司机自助扫码、系统自动比对人和车、联动道闸开关,最大限度减少直接接触;建立监控平台和管理平台,智能识别不安全行为,远端喊话提醒,实现全过程监控、多系统联通、全流程闭环。
接驳点一站式 " 闭环 " 管理
人性化服务安心更暖心
" 全接驳 " 模式下跨境司机要入境,先预约。头一天,周晓雄在 " 跨境安 " 系统上申报过关信息,填写的内容包括接驳司机、接驳点、作业点(取货的地方)等信息。跨境司机和接驳司机确认后,系统自动处理预约申请。
一两分钟后,他就在手机上收到了申报审批结果。第二天按照预约的时间、口岸入境即可。
货车驶出香港前,周晓雄要测一次核酸,从文锦渡口岸过关后,在罗湖医院集团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再测一次,每天都保证持有 24 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线上申报很方便,直接按预约时间前往,过关最多 20 分钟,不需要排队等太久。" 周晓雄说。
入境后来到口岸接驳点的入口,周晓雄打开前一晚在 " 跨境安 " 系统申报形成的二维码,自助扫码后系统自动比对人车信息,并联动道闸开关,核实无误后车辆驶入接驳场。" 过关后我们几乎不与其他人直接接触,全程在车里,在接驳点下车后,现场消杀的工作人员都穿着防护服,管理很严谨。" 周晓雄说。
在接驳点等待期间,周晓雄在宽敞的休息室休息,这里有茶水、电视、wifi、充电宝 …… 一应俱全,他可以看新闻,玩手机,饿了可以去自动售卖机买吃的,也可以点外卖,外卖到了,工作人员会将他点的炒饭送到休息区。
跨境司机休息区可同时容纳 500 名跨境司机,可供 64 名跨境司机居住过夜。总之,休息站可以 " 一站式 " 满足跨境司机的日常需求,在 " 闭环 " 内往返深港两地。
据了解,罗湖从全区抽调 30 名公职人员组成专班,成立现场指挥部,建立临时党支部,两名处级干部担任现场总指挥,24 小时带班;委托了两家专业公司提供安保和消杀等服务,现场共 180 人三班倒服务接驳点。
投入近 1000 万元改造升级接驳点
两个场地互为替补确保不断供
2 月以来,罗湖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设计接驳方案,反复考量,最终投入近 1000 万元升级改造了文锦渡接驳点的各项硬件、软件设施。
文锦渡接驳点划分为 A、B 两块区域。A、B 两个场地的设施一模一样。总面积近 3 万㎡,设计接驳车位 65 个,单日单向可接驳车辆 960 辆。
" 两个场地互为替补备份,日常均同时运行,特殊情况下一个场地临时关闭时,另一个场地可正常运转。" 文锦渡口岸接驳点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助理甘远华说。据介绍,全接驳以来,文锦渡口岸接驳点已发现阳性跨境司机 24 人,由于采取全接驳模式,将疫情风险全部控制在接驳点内,避免了作业点因出现病例关闭而影响供港货源,确保了对港鲜活产品不断供。跨境司机只在 " 接驳点 " 交接,对于供港生鲜运输链条来说,作业点(取货处)和入境之后的运输线路,防控压力骤减。
3 月 1 日正式运营以来,文锦渡口岸接驳点已接驳车辆 17290 辆次,日均单向接驳 1235 车次,运转平稳有序。 3 月 7 日香港开始恢复活畜加工后,采取全接驳模式每日转运活畜近 3000 头。以前,跨境司机需要开车到清水河活口仓取货,如果这名司机核酸检测阳性,他接触过的供货点也要封闭消杀,数小时或者整日不能正常作业。连锁反应,甚至能影响到香港鲜肉的价格。" 全接驳 " 之后,所有供货商再无此担忧,全天候 24 小时可以供货,随到随供,大大增强了货源供给的稳定性。
为最大程度缩减活猪运输时限,罗湖还会同清水河活口仓代理商进行了研究,专门准备了 20 名内地接驳司机保障活猪运输接驳工作,让供港生鲜以最短的耗时从深圳运送到香港。
深圳市也调整了陆路口岸的分工,文锦渡的接驳点专为供港运送生鲜物资的跨境运输车辆提供接驳服务,其他非生鲜的业务被分流到其他口岸,交通 " 减量 " 也让生鲜的运输通道更畅顺。
海关延长服务时间
全员 24 小时手机开机待命
每天经由文锦渡口岸运往香港的生猪约六七十车。深圳市海骏天泉报关有限公司(下称 " 海骏天泉 ")负责报关的生猪数量占了整个文锦渡口岸的 50%。
近日,加班成了海骏天泉负责人杨子仪的常态。他表示," 生猪一车车从清水河活口仓运往文锦渡口岸,每次出口前我们都要提前报关,受疫情影响,运送活猪的跨境司机人力紧张,以前上午就能运完,现在要延迟晚上,我们也要同步报关,保证活猪的顺利出口。" 文锦渡口岸正常通关时间为 7 时至 22 时。但自 2 月 7 日以来,文锦渡口岸各部门常常要打 " 加时赛 ",加班加点验放当天的通关货物。
为保障供港鲜活产品快速通关,文锦渡海关建立了 "7×24" 小时咨询热线。海关有 300 多名关员,为保障供港蔬菜的 " 零延时 ",每天约 100 人奋战在一线,全员 24 小时手机开机待命,及时为进出口企业答疑解惑,实施专线协调、专窗办理、专人跟办,一站式解决企业通关问题。
3 月 13 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正式发布通告,延长文锦渡口岸通关时间。保障香港鲜活产品供应的跨境货车,将文锦渡口岸通关时间由原 07:00-22:00,延长为 07:00- 次日凌晨 03:00。
高效背后还有 " 高科技 " 的助力,海关设置 " 供港鲜活绿色通道 ",创新运用 " 单兵设备 "" 驾驶员智慧验放系统 " 以及非侵入式查验设备等提高货物和车辆通关效率,叠加优先查验、快查快放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确保供港农产品安全高效通关。
2 月中旬以来,深圳疫情不断,全城总动员投入抗疫,深港防控一体。深圳在勠力战疫的同时抽调人力物力全力支援香港,保证供港物资 " 生命线 " 畅通无阻," 接驳点 " 即是一例明证。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祁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