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3-20
视频 | 蔡李佛拳曾强:上世纪60年代,整个广州武林气息都很浓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南派拳法的主要代表之一蔡李佛拳,发源于江门,壮大于广州

武术届有云:北有太极,南有蔡李佛。蔡李佛拳算是南派武术的代表之一。2008 年,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蔡李佛拳便名列其中。

蔡李佛拳一门多派,旗下有 " 鸿胜 "" 洪胜 "" 北胜 " 和 " 雄胜 " 等几大流派。去年,广州北胜蔡李佛拳也单独申请非遗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近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武术协会蔡李佛拳总会会长、北胜蔡李佛馆首任会长曾强,曾强表示:" 我们蔡李佛的确有几个分支,但本门其实就是三个字——蔡李佛!"

■策划统筹 王会进 ■新快报记者 王敌 实习生 石宛珊 / 文 郭思杰 / 图

编者按:武术是岭南传统文化中响亮的一张名片。数百年来,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太极拳、龙形拳等众多流派百花齐放。叶问、李小龙等名家更是将武术的影响力推向一个高峰,在海外开枝散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如何更有 " 烟火气 "?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广东新快报联合广州市武术协会推出系列报道,一起走近武术非遗传承人,听他们讲述岭南武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故事。

●蔡李佛拳源自南少林,集三家之长

蔡李佛拳创建于 1836 年,糅合佛家掌、李家拳、蔡家拳三家之精华,结合自身特点,创立了具有 " 快速灵活、刚柔相济 " 特点的新拳种——蔡李佛拳。

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蔡李佛拳逐渐形成了几个分支:鸿胜蔡李佛流派、洪胜蔡李佛流派、北胜蔡李佛流派和雄胜蔡李佛流派。其中,北胜蔡李佛拳由广东开平人谭三于上世纪 30 年代创立。

谭三与南下的北派少林高手顾汝章相互切磋,借鉴北派拳精华,尤其是腿法之长,融会贯通,自创连环插捶、穿心脚、走马挂扫、高椿马等独门技法,丰富了南拳腿法。因此,谭三的拳法自成风格,有 " 南拳北腿佛家掌 " 之称,故称 " 北胜蔡李佛拳 "。

蔡李佛拳注重实战性,据说谭三还曾担任军校的搏击教官。曾强表示,他 8 岁开始学拳,师从谭三之徒李尧山,因此他称谭三为 " 师公 "。

Q:都说蔡李佛拳是南派武术的代表,那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A:蔡李佛本身是三家拳派,一个是蔡家拳,一个是李家拳,佛不是姓,而是指南少林。这里面,姓蔡的叫蔡福,他是南少林的和尚,他以单边手、长桥大马见长,这就是北方拳术;姓李的叫李友山,他高椿大马、进退灵活;另外,就是还有佛家拳术。蔡李佛拳的创始人先后和蔡李两家学拳,然后集三家之长,就创立了一种融合了很多种武术理念的新拳种,并取名为 " 蔡李佛 "。可以说蔡李佛拳源自南少林,但后来成了南派武术的一个代表拳种。

Q:蔡李佛拳的发源地是哪里呢?

A:具体来说,发源地应该是江门新会,前辈陈享和张炎都是新会人。不过,蔡李佛拳发源于江门,发展于佛山,壮大于广州。抗战时期,蔡李佛拳又转入香港并传入了海外。在对外传播上,香港对蔡李佛拳这门拳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Q:现在,蔡李佛拳在海内外的门徒有多少?

A:从清代起,我们的宗师就一批又一批地把蔡李佛拳这个拳种传到了全世界。现在,蔡李佛拳在国内外的学习者都不少。国内在广东、香港,练习者会比较多;国外在东南亚发展得比较好,北美欧洲也有众多门徒,目前按照不完全的统计,起码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人学习蔡李佛拳。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们的蔡李佛拳同门协会。

●改革开放后,蔡李佛拳重现生命力

尽管上世纪中叶,蔡李佛拳曾一度沉寂,但随着改革开放,它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北胜蔡李佛拳是几支蔡李佛流派分布较为广泛的一支。有很多弟子在世界各地设馆授徒。目前,蔡李佛拳已推广普及到全球逾百个国家和地区,多达一千多个社团组织,习武健身者逾百万之众,他们都成为了蔡李佛拳传承发展的基础,这些成就离不开老拳师、海外华侨华人的努力。多年来,老一辈的武术师傅以及众多弟子坚持在海外传承和传播蔡李佛拳,传遍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被世界熟知。

Q:广东本地练习蔡李佛拳的人大概有多少?

A:经过我师公师伯师叔他们所培养出来的人,这么多年下来应该说最少也有几十万门生。现在,武术开始走进校园,除了我们这辈人之外,我们的下一辈都开始去学校里教拳。广州的很多大中小学都开始有人学习蔡李佛拳,所以目前在学习蔡李佛拳的,应该也会有几十万人。

Q:蔡李佛拳有没有固定性的交流活动?

A:相关的活动在全世界都有展开。比如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这些地方,每年都有蔡李佛拳的门徒举办活动。疫情之前,他们也会带着自己的徒弟和学生来广州、佛山和江门拜山祭祖,我们也经常会去他们那里交流学习。我们自己这边也会举办例行的年会,或者是开展探讨会。对我们来说,这样的聚会有利于促进蔡李佛拳的生命力。

Q:作为一门搏击技,蔡李佛拳的实战性如何?

A:传统武术中,我没听说过不能打的。其实,现在的散打也是脱胎于传统武术。当然,现在的散打训练更加系统,从体能、力量、手法上都有专业的指导,而且每天都会练上 6-8 小时。如果传统武术也能够有类似的实战训练方式,那么同样可以打得很好。蔡李佛拳的拳术套路有 100 多种,主要分为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套路中,有拳术 49 套、器械 62 套;对练套路中,有拳术对练 10 套,器械对练 33 套。此外,还有秤桩、沙包桩等 18 种桩法。北胜传承蔡李佛拳以穿、挠、挂、扫、插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创新了连环插拳、偷溜手插拳、走马挂扫等多个招式,实战性非常强。

Q:蔡李佛拳以前也拍过一些影视作品,您认为影视作品中的蔡李佛拳是否体现了它的全貌?

A:有关蔡李佛拳的影视作品,角度都比较侧重于实战性,而非故事性,所以在宣传上的确不如咏春、洪拳到位。咏春的叶问系列拍了很多版本的电影、电视剧,黄飞鸿(洪拳)更是加起来拍了 100 多部影视作品,都是通过故事性的题材把武术门派 " 套 " 进去。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蔡李佛拳还需要向做得好的人多多学习。

●学生习武,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

如今,武术进校园已经慢慢成为常态。北胜蔡李佛拳也和广州的一些院校达成了合作,让门中的优秀弟子去学校里教授拳术。曾强透露,武术进校园一直都得到了很有力的支持。

" 在一些蔡李佛拳的区市省级比赛中,一些学校的学生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这说明我们的教练教得不错。" 曾强说," 但是蔡李佛拳真正想形成比较大的规模,还需要更加专业的规划和实操,如果各方面都做到位,武术肯定是可以有很光明的前景的。"

在曾强看来,学习武术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在做人方面让人进步。" 特别他要出了社会工作的时候,对他本人有特别大的帮助。" 曾强说。

Q:在您看来,学习蔡李佛拳有哪些好处?

A:武术是一个终身的记忆。就好比游泳和骑单车,只要学会,哪怕 20 年不游泳、不骑单车,他也不会忘,掉到水里肯定不会淹,骑上单车就能走。武术也是一样,只要学会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有些人认为学习武术可能会影响课业,其实完全不会。恰恰相反,学习武术,反而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再加上,学武先学德,其实就是学做人,练武绝不只是强身健体这么简单。另外,和其他拳术相比,蔡李佛拳的优势在于动作舒展好看,而且学习起来的难度较小。作为一门拳种来说,蔡李佛拳相对容易上手。不像其他功夫必须扎马半年练基本功,蔡李佛拳更加大方实用。

Q:在校园中推广蔡李佛拳,您觉得效果如何?

A:效果不错,很多学校都支持。但是学校肯定要求学生以课业为重,家长也会这么想。所以,蔡李佛拳在学校里以业余研习为主,就是个课外拓展的活动,比如做 " 武术操 "。如果有学校要求得高一点的话,那么就能做得相对专业一点,有的学校会有专门的武术兴趣班。

Q:蔡李佛拳在传承过程中,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我记得在上世纪 60 年代,整个广州市的武林气息都很浓厚。在很多的公共场所,比如文化公园、中央公园、海珠广场的武林氛围都很足,很多人在那里打拳,打蔡李佛拳的也很多。现在,这种现象就比较少了,都是跳广场舞、跳街舞的人比较多。相对来说,最近几年的武术发展有所好转,但练拳的人也只是局限在社区、学校或者是武馆会所,远远没达到昔日的那种盛况。蔡李佛拳想要发展,就要扩大影响力,让民众都能体会到传统武术的魅力。

Q:您对蔡李佛拳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和期待?

A: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所有习武之人都应该为这项国粹做出一点贡献。我们蔡李佛拳的弟子,更需要团结互助,多沟通、多切磋,一起让这项拳术继续发扬光大。外国人看中国武术都称 "Chinese Kungfu",我们就更不应该太介意派别之争。蔡李佛拳虽然也有几个分支,但无论是洪胜、鸿胜还是北胜还是雄胜,宗源上都同处一家。总的来说,本门就是 " 蔡李佛 " 这三个字,所以我们都有把蔡李佛拳传承下去的使命。

链接

练习蔡李佛拳 30 多年

黄志辉:要把内涵传承下去

51 岁的黄志辉是一名技术工程师。作为北胜蔡李佛拳的弟子,他已经练拳 30 多年了。直到今天,黄志辉依然都会每日练习本门功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始终追随本门风格,还要把内涵传承下去。"

黄志辉从 12 岁开始接触武术。读高中时参加了住家附近的武术班,接触到了洪拳、侠家拳、螳螂拳等。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黄志辉也接触到了北胜蔡李佛拳。黄志辉说:" 我的体育老师姓蔡,他就是学北胜蔡李佛拳的,虽然他大我 15 岁,但当我是朋友一样,我从他那里开始学习北胜蔡李佛拳,并认识了一些练拳的朋友。"

在蔡老师的推荐下,黄志辉开始系统学习北胜蔡李佛拳。" 我的师父师伯师叔从来没收过我们学费,都是像教自己家孩子一样传授武艺," 黄志辉说," 然后,我也就慢慢发现,蔡李佛拳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南拳,越练就越觉得这里有内涵。"

虽然很多人在练武时更注重实战技能,在技击方面更倾向于学习散打招数,但在黄志辉看来,蔡李佛拳的技击性也不差,只是深究的人不多。" 我始终追随本门风格,发掘体会其深层内涵,然后教导徒弟认真练习传统技法,把内涵传承下去。"

如今,年过天命的黄志辉在练拳时以感悟的练法为主,他说:" 通过练拳,我会去悟一些东西,体会拳法的内在。" 黄志辉也教儿子打拳,儿子现在 21 岁,身高已经长到 1.85 米,小时候也练过蔡李佛拳。虽然儿子现在拳打得不多了,但童年的研习还是让他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现在一有时间,他还是尽量拉上儿子一起练拳。对于教孩子打拳这件事,黄志辉说:" 作为一个传统武者,能将自己追随一生的东西,练出来的东西传承给儿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忙,时间有限。为了鼓励他练习,我还经常跟他说笑:做一个俯卧撑,奖一块钱,打一拳,奖一块钱。你每天打 200 下,赚我 200 块,我也很开心。"

随着北胜蔡李佛拳在去年申请非遗成功,势必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作为弟子,黄志辉也很高兴,并且认为自己有义务把蔡李佛拳继续传承下去。" 我相信只要我们追随研究下去,不敢说向世界发扬光大,当有需要的蔡李佛拳门人要找回本门一些传统技法的时候,我们能贡献一份力量!" 黄志辉说。

相关标签

武术 广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岭南 广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